广州侨界青年开展助学支教活动
时间:2010-09-29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为深化驻村工作成果,支持农村教育事业,广州市侨联动员广州市侨界青年,投入“十、百、千、万”下基层驻农村帮扶工作,开展“关爱山区、文化扶贫”活动。
8月23日至24日,在广州市侨联副主席孙穗君、海珠区侨联主席谢咏的带领下,广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海珠区侨界青年联合会举行了广州侨界“健康成长手拉手”助学支教活动,拉开了以广州侨界青年朋友为主体的“关爱山区、文化扶贫”活动的序幕。
为期两天的广州侨界“健康成长手拉手”助学支教活动,内容丰富。组织增城市中新镇田美村的山区贫困学生广州“两日游”。学生们参观邓世昌纪念馆、黄埔古港,探访广州近代史的文化古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参观青少年科技馆、广告摄影棚,接受科学技术的熏陶;观看羊城美景和长隆大马戏表演,享受了愉快的暑假生活;走进侨界青年的家庭,感受都市人对农民子弟的关爱。
提高山区青少年文化素质,帮助山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是广州市侨界青年知识扶贫的切入点。广州市侨界青年企业家严冬先生创办的隽永摄影学堂将在田美小学设助学支教点,帮助学校建立教育成果展览室,支持学校开展特色教育;对学生进行美术、摄影培训,使山区孩子们接受艺术熏陶,增长知识,提高素质,通过敏捷的眼光、灵巧的双手,把家乡好山好水好人家介绍出去,让外界更多地了解田美,让田美赢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通过书画、摄影让父老乡亲了解外面世界,扩大视野、改变思想意识,改变山区贫困落后面貌。
田美村建村近700年,有着崇文尚商的传统,曾是富甲一方的村庄,流传许多民间故事,现到处可见元、明、清史迹,炮楼、雕楼耸立村庄四角、西关大屋掩隐村中、罗王古庙迎接港澳穗香客,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组织了摄影师进行了采风,下一步拟组织文物考古家对田美村进行考察,发掘文物价值、开发旅游资源,使田美求得“绿色发展”的机会。
弘扬中华文化传统是提升村民文明素质、构建和谐农村的基础工作。广州市侨界青年做善事不甘人后,唱响“扶贫助困”之歌。海珠区侨界青年企业家陈景良、孙毅共捐了5000元支持这次活动,并在活动中奖励了优秀山区教师;广州市侨界青年5个家庭与贫困学生结了“帮扶对子”;驻村干部曾庆强捐资4500元为孤寡老人翻修危屋、修建厨房,为一名贫困的中学生交纳学费;广州市侨联组织人事部部长曾维捐出1000元,为孤寡老人添置家具、打水井;广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主任、广州市侨联副主席孙穗君在百忙当中专程来到田美看望孤寡老人,仔细询问了老人生活、身体状况,送上慰问金和亲切的问候。广州市侨界青年的爱心行动,在田美村里营造了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贫助弱的氛围。
两天的“健康成长手拉手”助学支教活动始终充满着侨界青年组织对贫困山区的关爱和尊重,使孩子们倍感温暖,重拾自信。海珠区侨联召开了欢迎会,给孩子们送上了精美的礼物。广州市侨界青年联合会副主任、海珠区侨联主席谢咏、秘书长罗婉婷陪同学生参观景点,并设宴款待孩子们。隽永摄影学堂的校长严冬戴上白手套,在门口恭候,以最高礼仪欢迎孩子们的到来。广州市侨联机关干部、侨界青年温丽娟、李明娟、何敏红、王碧君、曾庆强的家庭对孩子们的到来做了精心的安排,准备了可口的食品、精美的礼物、干净的床铺,象父母等待远方孩子回家一样,早早就在小区门口迎接,并带孩子游玩了公园,逛书市,并送一路送孩子们回到村里,使山村孩子一下了这消除了陌生与距离,浸淫在都市人的爱心热潮中。
山区贫困学生广州“两日游”结束了,但都市与山区的手拉得更加紧了。“健康成长手拉手”广州电视台G4出动栏目十天内两次对广州侨界“健康成长手拉手”助学支教活动进行追踪报道,引起社会的关注,广大市民以各种方式给孩子们表示了关心,连日来不少市民打电话给广州市侨联认捐,并给了山区贫困孩子们许多关心鼓励的话。(曾庆强)
(广州市侨联/2007年9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