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侨联牵头举办第六届世青会“侨青发展对接会” 拓宽侨青合作领域
邹德昌局长还就江门市引进人才的相关政策进行了解读,同时表示市政府还将根据当前社会情况制定出台相应的人才新政,为高层次人才和项目落户我市广开门路,保驾护航。
平衡车、废塑料制油、玄武岩“钢筋”、珠西创谷、满长植高效新农业科技、i爱你关爱服务定位装置……对接会上,焯能科技投资合伙人及董事廖永通、启迪之星安娜堡负责人倪志、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马振富教授、广东华辉煌有限公司项目总监冯瑜璇、366关爱服务有限公司集团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甄韦乔等5位侨青代表分别对其项目进行了路演分享,寻找独具慧眼的“伯乐”,而台下的与会者也正在寻找心仪的“千里马”。
精彩的项目路演掀起了对接会的高潮,与会侨青纷纷聚焦“湾区”、“创业”等世青会关键词,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江门的优势所在,以及江门将如何引导青年发展创业,实现人生价值与地方发展双赢等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他们的这些疑问都在此次的分享交流、思维碰撞中找到了答案。
焦点一:湾区互补促进产业、科研、文化交流合作
湾区经济是集聚全球优质资源要素,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形态。在世界经济版图中,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是目前世界公认的三大湾区,而江门所在的粤港澳大湾区将被打造成为第四个世界级大湾区。
第六届世青会在洛杉矶举行,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之间可以有哪些互补和机遇,这是侨青们关注的焦点。美西南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张月峰认为,除了产业结构相似,两个湾区都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是创投的摇篮。 张月峰分析道,在学术交流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与旧金山湾区的科研院校、学术机构有很多交流合作的机会。尤其是两地都在初创企业培育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如粤港澳大湾区的腾讯、华为,旧金山湾区的谷歌、脸书等,两地可以组织交流团,相互学习企业文化和管理经验。
张月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和旧金山湾区还可以成立联合孵化器,对接各自的优势资源,在资金、政策上对两地落地的优质项目进行扶持。此外,他还认为,两地在文化交流方面有很多发展前景,文化氛围更为包容、活跃的美国西部,可以成为中国文化带给美国的窗口。
从旧金山湾区到纽约湾区,美东联盟联合会主席蔡若玮也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与纽约湾区可以在经贸合作中发力,譬如说与纽约的金融机构、优势产业医药业、科研院所进行合作,促进两地共赢发展,这也是青年们值得发掘的机遇。
焦点二:江门优势大 广海湾平台带动江门发展
青年创业要抢抓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将发展成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一员,江门也提出要抢抓大湾区发展机遇,作为改革开放的“二次创业”,努力成为大湾区的新增长极,而这样的自信恰恰是来源于江门的优势。
市人社局调研员林辉向创业侨青介绍了江门的优势,首先是区位优势,江门交通便利,与广佛都市圈、深港澳经济圈构成了粤港澳大湾区“黄金三角地带”,构筑起1.5小时生活圈,是珠三角进入粤西的必经之地。随着更多重大交通项目通车,发展潜力更加凸显。同时,江门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内唯一具备可大规模连片开发土地的地级市,土地资源丰富。江门还具有独特的侨资源优势,海外乡亲关心家乡,大力支持家乡建设。而在这其中,大广海湾作为国家重大合作发展平台,对江门发展有着明显的带动作用。
市科技局局长冯一宁在交流中谈到,江门当前在主动对接大湾区发展战略,在联动中优化提升大广海湾区位优势,一方面高标准打造平台和产业,用大项目、大产业促进广海湾发展;另一方面,强化与香港、澳门地区资源对接,推动高校合作不断加深,推进双方在优势学科领域围绕学科建设、技术研发、人员培养等方面合作取得更大成效。
焦点三:青年创业在江门创业发展感觉很亲切
市留学生联谊会会长施坚宁祖籍江门蓬江,曾在日本留学工作15年,3个孩子有2个在日本出生,2012年回国发展。谈到回国创业,施坚宁直言:“作为海归,刚开始回来还是会有抵触心理,但我认为关键在于下定决心。”
在施坚宁看来,放眼全球,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有市场就有机遇,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侨青们面临的创业机遇就更大了。“回国创业要学会如何适应国情地情,而要读懂用好政策,对海归青年而言是很有难度的。” 在作为“中国侨都”的江门,施坚宁直言“江门政府和各部门都很亲切”,在江门有很多面向华侨华人,尤其是新生代的扶持政策和“一条龙”服务,对接的时候是非常直接和亲近的,“国家和家乡欢迎大家回国发展,政策也是大家制定的,要把握机遇。”从世青会平台,到近年开发建设“1+6”产业园区和“5+1”重大产业发展平台,再到全国唯一一家博士后示范中心等,为青年搭建交流对接服务平台,江门正在努力为青年事业发展提供服务。除此以外,江门构筑的众多青年创业孵化器,也让他们有了温暖的“家”。
“创业成功率的高低关乎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这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孵化器所承担的责任,我们要把青年创业成功率提高。”看到美国创业环境这片“热带雨林”,珠西创谷(江门)科技园行政总裁马振富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也需要青年创业的专业服务。”马振富认为,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里,江门在区位、土地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而相较于其他城市,政府的开放力度,是很明显的优势,在江门创业的门槛相对较低,创业的成本也比其他城市低。“因此,创业的价值链要在不同的城市进行布局,利用各地的优势和支持实现创业梦”,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热土,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和地方经济社会繁荣的共赢发展。
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实现同创共赢发展
为更好搭建侨青的文化交流、创业信息分享平台, 助推达成更多企业项目合作,在侨青发展对接会上,江门市侨联邀请了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总会、美西南学生学者联合会、美东联盟联合会、江门市留学生联谊会共同签订友好合作框架协议。这将一步促进企业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项目路演开阔视野 帮助企业寻找转型商机
“我一直在关注新能源的开发,我们集团是一家矿业公司。我们正寻找合作伙伴,致力于由传统企业向新科技、新能源企业转型。”美国东方黄金矿业集团董事长陈天卿表示,“可以说,世青会提供了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我们借助该平台与来自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一些企业沟通交流,从中发现商机。”他对侨青对接会上展示的废塑料制油、玄武岩纤维“钢筋”等项目表示了浓厚的兴趣,他认为,这些项目在美国有很大的商机,尤其是在一些繁华的大都市很具市场潜力。“在世青会已经找到了不少商机,正在洽谈几个项目。”
马来西亚婆罗州太平洋(控股)集团总经理、董事,马来西亚江门五邑青年联合会会长陈贤康说,废塑料制油项目是在谈项目之一。“废旧塑料污染是全球面临的问题,尤其对海洋污染较严重,马来西亚就面临同样的难题。废塑料制油之前也能做到,不过成本很高,而现在江门一家企业可以降低成本,这很有市场前景。我可以将这一项目引入马来西亚,希望通过合作,解决马来西亚的废塑料污染问题,实现多方共赢。”陈贤康说。 这是陈贤康第三次参加世青会。“每次参加世青会,都有不同的收获。本届世青会上的一些路演项目开阔了我的视野,冲击了我的思维模式。原来其他企业已经做到这个程度了,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做。这种对思维模式的冲击,只有在世青会上体会最深。世青会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平台,让我们去想:我现在是做这个的,我还可以做什么,可以和其他侨青合作做什么。”陈贤康说。
其他侨青嘉宾也纷纷与项目分享者留名片、加微信,寻求合作机会,进一步了解项目运营情况。
为充分发挥江门市丰富的侨务资源优势,帮助江门企业发掘更多合作商机,近年来,江门市侨联先后举办了4场“硅谷深圳江门三地双创论坛”,加强与硅谷对接交流,发挥侨界青年、海外留学人员智力优势,为江门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化侨乡建言出力。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大背景下,为构建更多侨界青年、海外留学人员交流平台,服务更多侨界青年朋友发展个人事业,助力侨青完成创业梦想,市侨联借助本届世界江门青年大会举办的契机,牵头举办侨青发展对接会,作为2018年“硅谷深圳江门三地双创论坛”深化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