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梅州市侨联 “复明行动”为侨办实事

时间:2010-09-29 来源:
【字体:
    根据胡锦涛同志关于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取得实效、真正成为群众满意工程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委提出的重在联系实际,重在讲求质量,重在取得实效的要求,梅州市侨联积极做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转变机关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积极创造条件,发挥优势,全方位地为侨服务。
    一、创造条件,为侨服务
    5月初,根据了解,我市的归侨侨眷中,随着年龄的增加,白内障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加,其中贫困人士仍然较多。近期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结合工作实际,认为要从为侨办实事作为工作切入点,主动与梅州市荣誉市民、市侨联名誉主席、旅泰乡贤田镇荣先生联系,得到他的鼎力支持,由市侨联牵头,与深梅眼科中心联合开展为贫困归侨侨眷白内障患者实施免费复明手术,邀请深梅眼科中心专家分别于今年5月底至6月底在我市梅江区西郊卫生院,为各县(市、区)100多名贫困的归侨侨眷开展“复明行动”。
    市侨联拟通过开展扶贫复明活动,帮助贫困的归侨侨眷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亲眼目睹我市经济腾飞的变化,感受社会的进步与关爱,共建和谐梅州,也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十项民心工程》的具体行动。
    5月30日上午,第一批50名贫困的归侨侨眷白内障患者经检查后实施了免费复明手术,在西郊卫生院,我们访问了几个病者。
    年近八旬的病者杨先生说:“三年前,眼睛看不到,很不方便,看了医生,医生说是白内障导致,要很多钱,因家里穷而没有办法治疗,有赖共产党,有赖田先生,免费给我治疗,我才有机会重见光明。”
    病者何先生说:“先进性教育就是好,贫困人士有复明的机会。我做了手术,可以看到周围的一切,见到亲人,见到乡村的发展变化,十分好啊!”
    5月中旬,归侨陈秀华的儿子王昌宏不幸得了白血病,需要巨额的医疗费用实施骨髓移植手术,而陈秀华家庭经济困难,无法解决巨额的医疗费用,市侨联领导李淑芬主席得知这一情况后,急病者家属所急,当即拿出200元,并以市侨联的名义积极发动侨联的干部职工捐款,同时向省侨联蚁美厚慈善基金会报告,请求给予支持,还与梅州日报社联系,争取得到社会各界的热心帮助,尽快协助解决其医疗费用。
    当陈秀华得知我们所做的事情时,专程来电话感激地说:“侨联真是处处为我们着想,为侨服务,急侨所急,为我帮大忙,你们真是我们一家的大恩人。”
    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以来,我会积极开展为侨服务的各项活动,春节期间与省侨联、省、市人大侨工委联合到蕉岭华侨农场慰问归难侨,开展送温暖活动。
    二、发挥优势,服务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程
    作为党和政府领导下的人民团体——侨联具有独特的民间性、统战性、涉外性、灵活性的特点,具有关系众多、联系面广的优势,在实施“四个梅州”发展战略过程中,我市侨联积极利用独特的特点,发挥优势,为筹建客家博物馆、黄遵宪公园,市侨联领导陪同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行程万里,在香港到印尼等国家和地区进行筹资,积极派员和参与联络海内外乡亲参加3月28日在梅州举办的市客家博物馆、黄遵宪公园的奠基,使奠基活动隆重热烈进行。
    积极派员参加东山教育基地的前期工作,积极响应市委人才强市战略,协助市委组织部开拓香港培训基地的建设。
    三、继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我会结合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积极深入基层,进行调研,收集到的市侨联领导班子意见和建议,并按整改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类,制订整改工作台帐,划定责任科室和责任领导,制定完成时间,分发给每位党员,具体落实。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作科室牌、干部职工台牌,完善制度5项,做到以制度管人,规范科室职责,转变机关作风,不断完善机关作风建设,健全每月学习制度,采取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提高本会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防腐保廉的自觉性。
    为加强侨联的宣传网络工作,向上级侨联和市领导汇报侨联工作动态,与兄弟市侨联互通侨情,于去年10月底首次出版发行《梅州侨联通讯》,广泛宣传梅州的各项建设和侨联的工作。
                       (梅州市侨联/2005年6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