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组团前往海南兴隆华侨农场采风
11月7—10日,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组团前往海南兴隆华侨农场采风。
△参观兴隆华侨农场展览馆。
海南省兴隆华侨农场是全国最大也是最富盛名的华侨农场。上世纪50年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来自马来西亚、印尼、越南等国家的归侨侨眷,战天斗地、披荆斩棘,把荒山野岭建成全国闻名的热带花园、橡胶园、咖啡园,出现了许多杰出人物。原广东省侨办副主任、兴隆农场副书记许丽华建议: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组团前往兴隆农场采访,报道改革开放以来兴隆华侨农场翻天覆地的变化及其涌现出来的杰出归侨侨眷。
△采访陈明源主任(右二)。
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采访团,由会长张文峰带队,团员有作家潘小娴、刘玲兰、李福民和顾问李伟辉,受到兴隆华侨农场管理区、兴隆侨场侨联和兴隆印尼侨友会、新马泰侨友会等热烈欢迎,兴隆印尼侨友会会长蓝日兴的全程陪同,采访得以顺利进行。代表团实地参观了兴隆的市容与景点,访问了新老两代的杰出人物,观看了归侨表演的文娱节目,品尝了兴隆侨字号的美食,感受到归侨的爱国奉献、勤劳创业、自强不息、乐观好客的气概。
△97岁的李清泉先生开摩托车带潘小娴去采访103岁的陈娜花女士。
△刘兰玲采访印尼归侨林民富。他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工作,业余喜欢画油画,画下许多热带花草植物。
△蔡丹枫对制作咖啡很有研究,是中国咖啡师职业技能鉴定师,喜欢写作。郑文泰25年建成万亩种植近4千种的热带花园,把热带雨林的股份无偿献给国家。
△李福明与为农场建设做出贡献的老归侨合影。左起:蓝日新、杨金水、李福明、林石河、黄梓坚。
马来西亚归侨黄梓坚 ,30年坚守在一个叫“新坡”的山上,被誉为“老黄牛”,昵称“骨叔”的农场好干部。马来西亚归侨杨金水,对农场建设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青年突击队大队长,1983年获全国侨联表彰为先进个人。印尼归侨林石河,原来是赤脚医生,到叶帅特批的301医院刻苦进修医学三年,掌握医疗技术和管理本领,成为农场医院院长。兴隆印尼侨友会会长蓝日兴以热诚、爱心、无私奉献的精神团聚了侨友,工作有远见,敢于担当,会务搞得有声有色。
△巴厘村每天10点开园,每天吸引了2千多名游客,成为兴隆旅游新亮点。高大的巴厘式门碑,一座座巴厘式建筑,一幅幅巴厘工艺壁画,一阵阵巴厘音乐回响,一个个婀娜多姿的印尼姑娘,多姿多彩的巴厘岛的风情在此重现,让人似乎置身于巴厘岛。
△咖啡谷,是种植咖啡的基地,也是推介咖啡文化的旅游景点。山谷的尽头,开设了咖啡厅、咖啡专卖店。还有一个农场历史陈列馆——兴隆华侨集体农庄,反映归侨开辟农场的事迹。
10日上午,采访团应邀参加首届全国咖啡师职业技能大赛“兴隆杯”海南分区赛开幕式。郑文泰十分支持这次大赛,认为这是振兴兴隆咖啡的一次机遇,大赛地点就选在热带花园,由他宣布大赛仪式开始。开幕式上,归侨表演了色彩纷呈的歌舞节目,印尼舞蹈《星光闪耀》、《木瓜情》韵味十足;侨友会自编的《兴隆欢迎您》、《永远的邀请》热情洋溢;《久久不见久久见》说出了海南人的人情味;一曲《我爱你,中国》唱出归侨的心声。
采访团满载兴隆归侨的友情而归,祝兴隆明天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