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侨联荣誉主席、原苏里南费里西安总统高级顾问张丰年爱国奉献事迹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展出
11月28日,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行“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展”开幕式。中国侨联党组书记、主席万立骏,副主席李波、隋军、齐全胜等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展览以“改革开放的必然性与华侨华人的作用”、“改革开放与侨务工作的拓展”、“改革开放与华侨华人的互动与发展”、“改革开放与华侨华人群体的变化”、“华侨华人为中国与其住在国友好交往和合作做出贡献”五部的内容,充分展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深刻变化,彰显华侨华人为改革开放做出的重要贡献。展示的内容经中国侨联和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反复甄别,优中选优,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人和事项。
△11月28日,工作人员向万立竣主席介绍东莞籍侨胞张丰年事迹,并观看东莞侨界贡献事迹视频。
涉及东莞的展示有2个展板,一个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东莞县太平手袋厂、中国农村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发具厂图片和视频展示,另一个是祖籍广东东莞市凤岗镇华人、苏里南原总统费里西安总统高级顾问、现苏里南东莞同乡会会长张丰年先生爱国奉献事迹展示。
△工作人员向万立竣主席介绍中国城市第一家外资企业——东莞太平手袋厂和中国农村第一家外资企业——龙眼发具厂简况。
为筹备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丰富藏品,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2018年3月份和5月份两次到东莞开展“华侨华人与改革开放”藏品征集及相关调研活动。采访调研期间,经东莞市侨联推荐、介绍,该馆认为祖籍东莞凤岗的苏里南原总统高级顾问、东莞市侨联荣誉主席、苏里南东莞同乡会会长张丰年先生对我国民间外交贡献的事迹十分难得,值得收藏,并认为很适合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展览中展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领导认为,中国城市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侨资企业)故事,及农村最早的“三来一补”企业——龙眼发具厂(侨资企业)原址故事也十分有意义。
这次展览对东莞籍侨胞张丰年先生的表述如下:“张丰年1981年移居苏里南。积极参加苏里南当地的社团活动,1990年参加苏里南最大的政党“人民党”,并被任命为华人支部的秘书长。后成为苏里南总统费里西安的高级顾问,多次陪同总统和部长访问中国。在苏里南政府部门和华人社会有广泛的人际关系。积极从事华社事务,为侨胞争取权益;倾力帮助中资企业和机构在苏里南发展,利用各种渠道解决实际困难,为中国与苏里南友谊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其中一图片解说:“苏里南前总统费里西安向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反映张丰年事迹的信件英文版及中文译版”;另一张图片解说:“1993年张丰年(右)前苏里南总统费里西安访华在长城合影”。
这次展览将从2018年11月28日开始,至2019年1月27日结束。这次展览主办单位是中国侨联,承办单位是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是中国侨联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这是继“伟大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今年11月13日在国家博物馆开幕以来的,另一个涉侨方面的、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举办的国家级大型展览。
据悉,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东莞仍是一个四季飘香的农业县,全市有户籍人口111.23万人。此时,东莞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只有一些传统的五金机械、烟花炮竹、草织、腊肠等加工厂,197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仅有6.11亿元,财政收入只有0.66亿元。而2017年,东莞的常住人口834.25万人,户籍人口211.31万人,东莞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580亿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2万亿元,税收总额突破2000亿元,市场主体突破100万户,其中全市工业企业共15.15万家,28个镇全部入选全国千强镇,13个镇入围前100名,虎门、长安进入500亿元俱乐部。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变成一个全国乃至全世界知名的工业大市、制造业名城,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这其中有海外侨胞、港澳同胞的功劳,如据不完全统计,从改革开放1978年至2012年,海外侨胞及港澳同胞为东莞公益事业捐资捐物达3亿多人民币;东莞城市和农村的第一间外资企业都是海外侨胞和香港同胞引进投资的……;张丰年先生爱国奉献事迹只是其中的一个缩影。
正如中国侨联主席万立竣到这次展览开幕式致辞中说的,“改革开放40年,沧桑巨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中华大地发生了感天动地的伟大变革。40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综合国力跃居世界前列,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一波澜壮阔的伟大历程中,广大侨胞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40年来,广东侨胞积极向住在国政府和民众介绍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在中外交流中发挥了桥梁和续带作用,通过海外华侨华人的努力,中华文化的感召力、凝聚力和吸引力进一步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