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市侨联组织老干部重阳游砚村
时间:2010-09-29
来源:
【字体:大 中 小】
11月3日,秋高气爽,肇庆市侨联组织在职及离退休干部参观老坑砚石产区,感受该市作为“中国砚都”的文化魅力。

端砚位居我国“四大名砚”之首,有1300多年的历史,为天下文人墨客、达官贵人所喜爱和珍藏。老坑砚石产区位于我市西江羚羊峡南岸斧柯山端溪水东边一带,是端砚中石质最好,影响最大,价值最高的砚坑。离羚羊峡不远,依次为老坑、坑仔岩、古塔岩、宜德岩、朝天岩、麻子坑,这一带都是肇庆市历代采砚的主要场地。其中,老坑洞已于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洞口立碑注明为“端石老坑洞遗址”。
老坑洞口地势低,西江水上涨时连洞口一并淹没,在乾旱季节洞内亦会积满水,所谓“泉生石中”。老坑开采于唐代,被誉为皇坑,历来由官府监管开采,今仅存大西洞与水归洞两个采石工作面。洞内可用砚石只有30公分左右,全靠手工凿取,宋朝苏东坡写的“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道出了采石的艰辛。
在与当地居民交谈中,肇庆市侨联干部发现,当地居民几乎人人提起端砚都能娓娓道来许多有关端砚的故事,砚石随处可见,连三、四岁的小孩也耳濡目染,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一眼便能辩别出砚石质量的好与坏。
通过这次活动,加深了侨联干部对端砚文化的认识,对进一步做好向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宣传肇庆悠久的历史文化起到促进作用。
(肇庆市侨联/2006年11月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