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梁锡祺——情系侨联五十年

时间:2012-03-07 来源:韶关市浈江区侨联
【字体:

    梁锡祺先生,柬埔寨归侨,原韶关市粮食局副局长,韶关市二、三、四、五届侨联兼职副主席,现为韶关市浈江区归国华侨联合会中山组组长。这位耄耋之年的老人有着不平凡的经历。他曾与侨联同呼吸,共命运,风雨同舟五十载。

    梁锡祺先生,祖籍韶关市北江区(现浈江区),1925年出生于柬埔寨金边市。幼年时代,受过华文教育;青少年时期,就读于金边中华中学。后来遇到柬埔寨政府当局施行排华政策,全国的华文学校都被封闭,他因而辍学,并于1942年与校友结伴毅然回祖籍国求学。先后在中国昆明育侨中学和广东韶关师范学校读书,接受中华文化教育。1946年起参加工作,在韶关市粮食局任供销科长、办公室主任、副局长等职位,1957年与多位爱心归侨一起筹建韶关市侨联,并于1958年11月成立韶关市归国华侨联联合会,任侨联常委,1962年侨联换届,从第二届侨联委员会开始,梁锡祺任侨联副主席(当时侨联的所有职位均为兼职)。

    梁锡祺先生是一位柬埔寨归侨,懂得柬文和简易的英语。1958年,韶关市侨联刚刚成立,梁锡祺作为一名兼职的侨联工作人员,他对工作认真、负责。首先,他能说柬语和简单的英语,会翻译英文;其次,他有一颗为侨服务的赤诚之心。于是,他被安排负责侨联联系归侨、内联外引工作,开始了为侨服务的生涯。

    五、六十年,韶关的教育尚不发达,公立大学的招生人数有限,归侨侨眷的子女读书比较难。鉴于此,他便与侨联会同仁一起,将韶关师专扩建为韶关大学(现在的韶关学院)。老梁积极发动华侨捐资捐物,夜以继日地利用业余时间扎在扩建韶关大学的工作中。当时,由于国际方面的因素,东南亚一些国家还未与中国建交,严格限制外汇出境。为了获取侨汇,他积极配合外事侨务部门,采取各种手段和渠道与柬埔寨、香港和韶关的侨批单位密切联系,千方百计地争取更多的侨胞关心和支持。由于物资短缺,所购物资必须有国家计划批文,而扩建校园所需的材料都得报请有关部门审批,手续繁琐。面对种种困难,他和其他侨务工作者一起并没有退缩,不辞劳苦,日夜奔波,监管扩建校园工作。终于,建起了一座初具规模的韶关大学,解决了归侨侨眷子女读书难的问题,圆了不少青少年追求文化知识的梦。

    1963年,梁锡祺先生又与侨联工作人员一起发动几位归侨集资筹办了“韶关侨青饮食服务部”,使之成为专门接待华侨的场所,为华侨解决食、行,提供了各种方便和优质服务。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国家连年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物质短缺,侨户们迫切需要食物解决燃眉之急。为了解决这个实际问题,国家委托香港中国旅行社办理以侨汇购买化肥支援农业生产。为了早日消除自然灾害,恢复生产,老梁又大力宣传让侨户在国外的亲人汇购化肥,并与香港中国旅行社联系,查询属于韶关市华侨寄物的数量和名单。他经常奔波于宝安口岸(现深圳皇岗口岸),划回应归属韶关的化肥,在三年经济困难期间,总共得到了侨胞支援家乡的化肥两千多吨,有力地促进了家乡的农业生产。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国家的侨务政策得到全面落实,激发了广大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的热情。他们纷纷组团回祖籍地考察、探亲、旅游、观光,回到他们魂牵梦萦的故乡。于是,梁锡祺先生积极引导侨胞们为建设家乡事业多做贡献。他发动柬埔寨侨领罗锦碟先生等28位侨胞捐资购买了丰田小霸王面包车一辆及五十铃工具车一辆,支持侨联、外侨办开展工作。同时,他认真宣传国家的各项侨务政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和《实施办法》积极开展工作,协助政府为“侨改户”落实政策,平反了一批归侨、侨眷的冤、假、错案,落实了侨房归还政策,提前改变了华侨土改的家庭成份。

    几十年来,梁锡祺先生一心扑在侨联工作上,认真负责,兢兢业业,刻在他脸上的“大括小括”、“沟沟坎坎”,记录了他长年累月风吹日晒、辛苦劳累为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服务的艰辛。然而,他内心却感到非常欣慰。他历任韶关侨联第二至第五届副主席;曾任韶关市、北江区政协委员、常委;广东省第三、四、五届侨联会委员;第四届中国侨联委员。1982年他参加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全国侨联联合召开的全国归侨、侨务工作者先进分子、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并被广东省侨联、全国侨联评为归侨先进工作者;1986年荣获全国侨联授予侨联工作积极分子称号; 2004年被广东省侨联授予“侨联事业贡献奖”殊荣。其业绩已被收录于《中国侨界模范人物名典》中。

    梁锡祺先生一生热爱侨联工作,五十年如一日,以自己能为侨联工作为荣。曾经多少次,国外亲友动员他退休后回柬埔寨定居,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1989年,梁锡祺先生在市粮食局退休后,还继续为侨联工作,为归侨侨眷服务,经常帮一些归侨侨眷代写英文的信件与国外亲人联系。“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发挥余热,一如既往地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和归侨侨眷办实事。

    今年,87岁高龄的梁锡祺先生,仍然十分关心区侨联、市侨联的工作,经常骑着自行车到区侨联座谈指导,为侨联工作出谋献策。五十年峥嵘岁月,五十年风雨同舟,五十年赤子情深,五十年情系侨联。这,就是梁锡祺先生的毕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