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以“三心”品格铸造侨界辉煌——记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揭阳市侨联主席黄庆华

时间:2013-06-09 来源:广东省侨联
【字体:

    黄庆华——这位为我国侨务事业忠诚拼搏,默默奉献的“老黄牛”,在辛勤耕耘近20年的侨联工作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竭诚尽智创造的多项侨联工作新机制典型受到省侨联和中国侨联的肯定并在全国推广;他积累的成功工作经验被广东省侨界同仁津津乐道;他全心全意为侨服务的动人事迹被海内外侨胞纷纷传颂……

    中国侨联副主席、著名爱国侨领庄世平先生生前称黄庆华具有“三心”品格(即侨心、热心、事业心),对黄庆华在侨务工作中的建树给予了高度评价。正是凭着这种“三心”品格,使他在侨联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下了不平凡的业绩。

    一串串辛勤的汗珠、一行行闪亮的足迹、一个个为侨忙碌奉献的背影,记录着黄庆华的人生追求……
为了“大家”舍“小家”

    揭阳市是广东省侨务大省,也是全国著名侨乡,全市共有海外侨胞320多万人、港澳台同胞60多万人,全市归侨侨眷约180多万人,这为黄庆华从事侨务工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他从较高层次、较广视角去认识和把握、发挥侨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和拓展侨务资源,努力把侨联“大家庭”建设成为和谐、温馨、凝聚力强的“侨界之家”。

    1995年,黄庆华主持揭阳市侨联全面工作时,侨联机关的全部家底还不到2000元,经过不懈努力,目前市侨联已拥有侨联资产市值5000多万元的侨联大厦(揭阳侨史文化展览馆),除大大改善侨联自身办公接待条件外,还发挥着不可估量的社会效益。这是黄庆华从事侨联工作20年如一日,废寝忘食,忘我工作,克己奉公、率先垂范、勤政务实、干净干事、清正廉洁的最真实人生写照与结晶。

    投身党的侨务事业之后,黄庆华心里一直有一个美好的梦想:谋求揭阳侨务事业的跨越崛起!做南粤乃至全国侨联系统的排头兵!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孜孜不倦,始终如一地坚持“有理想才有志气,有办法才有出路,有活动才有活力,有作为才有地位”的工作思路,发扬“团结、开拓、务实、廉洁、高效”的工作作风,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和“自强不息、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在揭阳市和海内外侨界群众中享有崇高威信。

    侨联,历来发挥着党和政府联系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走出去,请进来,做好宣传联络为侨服务等工作,是侨联工作的“家常事”与“份内事”。不论出国出境或出差联络公务,除特殊情况外,黄庆华一般不住宾馆,不进酒家。尽量投亲宿友,甚至自己动手做饭或买快餐盒,近20年来,他从不拿公家一分出国或出差补助金。他外出公干省下的经费已有几十万元,不仅如此,他还想方设法通过多种途径为创办侨联大厦、侨联业务办公、联络接待、各类会议、庆典活动等项目,争取到位的资金超二千万元人民币。

    为使全市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迫切要求置业创建揭阳市侨联大厦的夙愿尽早实现。黄庆华殚精竭虑、呕心沥血、费尽心机,凭着他多年为侨服务中与海外乡亲建立的深厚感情,不少侨领经他做工作后纷纷带头捐资。2010年初,正当侨联大厦建设急需资金之时,有一位海外实业家与黄庆华有亲戚关系,他原应允捐建市侨联大厦50万元,后来改变意图对黄庆华说:“我们是亲戚关系,我直接汇30万元到你的私人帐户,一来作为我对你家庭的私人馈赠,二来也省了20万元,岂不两全其美”。但黄庆华婉言谢绝,斩钉截铁地说:“侨联大厦是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大家’,‘大家’远远重于我个人的‘小家’”。对此,那位亲戚深受感动,痛快地将50万元捐给了市侨联大厦。在众多海外乡亲的支持下,位于市区黄金地段楼高8层、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投资近2000多万元的揭阳市侨联大厦(揭阳侨史文化展览馆)已竣工,于2011年1月10日在市区举行隆重的大厦落成暨侨史馆揭牌庆典活动。

    为了“大家”,为了党的侨务大业,黄庆华率先垂范,不惜置自身的生命安全于不顾,显示了一位共产党员的大义气节。2004年12月底,东南亚有关国家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地震引发的海啸,海啸发生前一天,黄庆华率领的市侨联访问团赴东南亚四国访问,首站已抵达新加坡。海啸发生后,访问团的一些同志忧心忡忡,善意地向黄庆华提出“鸣金收兵”,家乡的亲友们也多次打电话劝其中断行程回国。因为当时灾情严重且余震不断,对此,黄庆华坚定表态:侨胞们正在承受灾难,危难之时方能见真情,我们怎能“临阵逃脱”。几天后,黄庆华率慰问团赶赴重灾区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东南亚国家进行赈灾慰问活动。先后到沿海灾区、进学校、下农村、赴老人院进行近一个月的赈灾慰问活动。先后拜会了马新泰等四国潮籍社团及有关华人团体39个,登门拜访了侨领、企业家、政府及使领馆官员162人。揭阳市慰问团的赈灾壮举,义薄云天,使有关国家的政府和中国驻外使馆官员赞赏有加,当地各界人士特别是旅外侨胞更是感动万分,纷纷竖起大拇指说:“在危难面前,祖国侨界与咱们旅外乡亲心连心,使我们增强了战胜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勇于创新乐奉献

    2008年8月28日,揭阳市侨联在香港隆重举行了“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成立暨首届会董就职典礼”,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周俊明,中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中国侨联副主席、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主席陈有庆等九位侨界知名人士作为主礼嘉宾。时任揭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长谢峻率揭阳市党政有关部门、统战、侨务和侨联系统等领导组成的庆贺团共43人赴港参加庆典活动,出席庆典大会会员和嘉宾共500多人。

    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是经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署核准注册登记的社团组织,业务上接受揭阳市侨联的指导。其会员由揭阳市侨联在港的荣誉主席、名誉主席、顾问、委员和在港归侨侨眷自愿组成。中国侨联副主席、香港侨界社团联会主席陈有庆(GBS太平绅士)等十几位侨界知名人士分别被聘为该会荣誉主席。同时还聘请了一批揭籍乃至潮籍等社团领导、侨界知名人士分别为名誉主席、顾问,现已发展会员二千多人,大大增强了联谊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为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成立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是黄庆华在侨务工作生涯中理论联系实际的一项力作。他通过对新时期如何开展香港联谊工作进行调研,反复分析后作出的正确判断。他在深思熟虑的基础上结合香港侨务工作的实践经验,大胆提出了 “引导吸呐香港侨界热心人士尤其是新生代骨干力量成为侨务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的主张与见解。他带领一班人组织、协调推动建立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这一创新之举得到香港中联办、中国侨联、广东省侨联、广东省委和揭阳市委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全省各级侨联要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优势,创新工作机制,为维护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做贡献,尤其要及时推广揭阳点上经验,形成长效机制。”中共揭阳市委《揭办信息》第五期刊登了专项信息给予充分肯定。广东省侨联对此高度重视,以《揭阳市侨联积极推动成立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专题简报(2008年第22期)发给全省各市侨联学习参考,并在全省推广揭阳侨联创新香港侨联工作的经验。

    策划、组织、推动香港揭阳侨联联谊会成立,是黄庆华在长期的侨务工作实践中创新工作机制、提高工作成效的一个缩影。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与使命意识,他尽己所能,最大限度地拓展侨务工作领域,并把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人缘、地缘、业缘、血缘等人脉关系以及自己掌握的丰富的信息资源服务于侨联事业,为建设和谐侨界、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多年来,市侨联先后聘请了221位海内外侨界、政界、工商企业界知名人士,分别担任了市侨联荣誉主席、名誉主席、顾问等职,为全方位开展侨联工作创造了重要的人文条件。市侨联还先后与东南亚、欧美和港澳台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8个海外侨社团及国内10多个省、百余个市的侨联组织、潮人社团缔结友好社团或建立了协作关系,富有成效地推动了侨联事业的跨越发展。 

    以侨为本结硕果

    黄庆华坚持以侨为本,为侨服务宗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为开创侨联工作新局面作出突出贡献。在为侨服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为祖国统一大业服务中形成五大工作亮点:

    ——十年拼搏奠基业,励志图强建好家。揭阳市侨联大厦(揭阳侨史文化展览馆)建设历经10年,曲折艰辛,蕴含着黄庆华等一班人的心血,成为揭阳侨务事业上的历史性丰碑。2010年底,市侨联大厦已获批为广东省侨联十大“侨界文化交流基地”之一,为进一步弘扬揭阳特色侨文化发挥重要作用。揭阳市侨联十年拼搏奠基业的模式与经验,成为中国侨联系统加强基层侨联“五有”建设的标杆性力作,中国侨联要求全国侨联系统向揭阳侨联学习和借鉴。

    ——组织师资连续十多年支援柬埔寨华文教育。海外华文教育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基础性工作,是华侨华人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维系海外华侨华人与祖国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于凝聚侨心,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增进中外友谊具有战略性意义。在黄庆华的推荐下,揭阳先后赴柬援教归侨侨眷优秀教师三批,动员全市侨联系统干部职工多次捐书一万多册赠送给柬埔寨潮州会馆属下端华学校组建“端华图书馆”,为弘扬海外华文教育作贡献。

    ——发起粤闽六市侨联(汕头、潮州、揭阳、厦门、泉州、漳州)“三连三”缔结友好侨联。自2000年举行签约仪式以来,连续每年由一个市侨联轮流做东举行协作年会和经验交流会,取得良好社会效益。由黄庆华提议并积极推动实施的这一“创新区域协作机制模式”,目前已经在全国侨联系统中被广泛地推广。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辛勤笔耕,为揭阳侨史文化理论研究作出贡献。黄庆华在繁忙公务活动中挤时潜心侨史研究,其理论研究成果《侨务新篇》一书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获揭阳市首届社科成果著作类二等奖,填补揭阳市乃至全省侨务专著社科类获奖项目的空白,还撰写出版了《柬埔寨“唐人”首相黄意》一书,在国内外侨界引起强烈反响,他经过调研总结撰写的几十篇论文获多个奖项并入选几十部权威刊物中,其论文刊载于有关侨联网站。

    ——创建全国侨联系统地级市一流侨联网站,建立全市上下侨联信息网络,搭建侨字特色宣传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世界了解了揭阳,广大海内外侨胞对故乡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彼此间的感情距离更近了,大大调动了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爱国爱乡,支持家乡建设事业的积极性,达到了内外同心,共建和谐的成效。
1993年4月市侨联成立以来,全市各级侨联累计为侨办好事实事2939宗,接待处理来信来访4054宗,联络接待回乡探亲、旅游观光,参加庆典活动的海外乡亲25.3万人次,引进和协助党政有关部门引进项目1481宗,利用外资115.5亿元,发动和协助发动侨胞、港澳台同胞捐资兴办公益福利事业3886宗,共计23.9亿元。
愿为侨界献终生

    2009年7月14日,第八次全国侨代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这是全国侨界政治生活的一件盛事,也是黄庆华终生难忘的日子。当天开幕大会上,中央政治局全体常委,在京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出席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座。黄庆华作为广东省唯一被评为享受省部级劳模待遇的“全国侨联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评选20名,享受此荣誉的奖项在历次全国侨代会尚属首次)光荣地步上人民大会堂主席台,接受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表彰颁奖。

    这仅是黄庆华在侨务工作生涯中所获得的荣誉之一。多年来他连续获得多项荣誉,主要有:1998年11月被评为“广东省侨联为实现广东‘九五’计划作贡献“先进个人”;1999年7月被国务院和中国侨联联合评为“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2000年4月被揭阳市委选派参加广东省委“三讲教育”驻汕头金园区任巡视组副组长,因工作成绩突出受上级领导表扬;2002、2005、2006年分别被市直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4年6月被评为“广东省侨联系统先进个人”,同年6月荣获中国侨联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09年12月1日,广东省第九次侨代会在广州白云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召开,黄庆华在广东省侨联九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当选为广东省侨联副主席,根据中央争先创优活动有关条件要求,黄庆华因成绩突出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并于2011年6月30日“揭阳市直属机关纪念建党九十周年暨表彰大会上”受表彰。其相关先进事迹先后入编《中国侨界模范人物辞典》、《中国劳模风采》、《海内与海外》、《华夏侨讯》等几十部辞书中。

    面对获取的佳绩,黄庆华谦逊地说:“我是一个普通侨务工作者,为侨服务是我的天职,这是我应该做的。”他经常告诫自己:侨联工作虽默默无闻永无止境,但侨事无小事,要想干大事、善干事、干成事,就要敢于破解发展难题,勇于承担责任;就要淡薄名利,甘于清贫,乐于奉献;就要耐住寂寞,殚精竭虑,下苦功夫。黄庆华是这样想也是这样做的,他愿把毕生精力献给广大的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把余热献给侨界事业。他勤廉从政铸就侨界辉煌的人生写照和高尚品德值得学习和褒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