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区侨联“四作为”提升创先争优比奉献实效
梅江区侨联在“创先争优比奉献,敢想会干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侨服务”宗旨,充分发挥侨联部门自身优势,突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走出去、迎进来”活动、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教育资金募捐活动、“侨爱工程”、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推动了“创先争优比奉献,敢想会干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积极开展“走出去、迎进来”活动,对外联谊有新作为。今年,我会主要领导先后多次赴港参加社团庆典活动,陪同区领导赴港拜会曾宪梓博士、李有权博士和香港梅州联会高层、知名企业家梁钦圣先生及区政协港区委员等;赴印尼参加印尼梅州会馆10周年庆典活动;赴澳大利亚访问客属社团和拜访乡贤、乡情通报和侨情调研;率政协港澳台侨委员赴珠海、澳门视察学习;应毛里求斯华人社团联合会、塞舌尔华侨联合会的邀请,参加毛里求斯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办的第三届世界华人研讨会暨中毛建交四十周年和新华学校成立一百周年庆典活动等。先后接待了梅县同乡会李有权博士扶贫敬老访问团一行250多人、港区梅州市各级政协委员联谊会来梅访问团50多人、驻澳门特别行政区领事团访问团50多人、香港梅州联会爱心访问团100多人、印尼万隆客属会馆访问团38人、杰出乡贤陈梅冰女士、印尼华侨熊德怡将军、深圳国威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梁锡光先生;国家教育部港澳办组织35所知名高校60名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追寻曾宪梓先生足迹”交流体验学习访问团等。到目前止,共接待海外侨胞和乡贤近1000人次。通过“走出去、迎进来”活动,积极开展境外侨情调研,掌握海外侨情动态,通报我区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宣传我区改革开放的成果,加强了我区与这些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社团的联络,增进了情谊,使海外侨胞更了解我区,关心关注我区,更热心支持我区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二、积极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教育资金募捐活动”,发挥侨力有新作为。根据区委区政府2012年广东扶贫济困日活动部署,我会充分发挥外事侨务部门的职能作用,通过电话、传真、邮件、信函、短信等形式,广泛与旅外侨胞联系并发出倡议。同时,局领导专程赴港澳地区作宣传发动工作,呼吁倡议广大侨贤、乡贤积极参与,慷慨解囊,为梅江区困难群众早日脱贫和兴学助教作贡献,共筹得认捐认建资金共996万元。较大项目有:香港梁钦圣先生拟捐赠500万元用于兴建幼儿园项目、梅州中学实验楼项目150万元;香港陈梅冰女士拟捐赠100万元,香港吴善球先生拟捐赠100万元,邹锡昌先生捐赠80万元兴建联合中学学生宿舍。今年1—10月份,已争取侨捐资金1600多万元,占全区开展“广东扶贫济困日暨教育资金募捐活动”筹集善款总数的9成。
三、积极开展“侨爱工程”,关注侨界民生有新作为。我会积极配合做好省侨办有关广东省扶持贫困归侨专项资金发放工作和市侨联开展的“侨界安居行动”、“侨界助学行动”等活动。重点关注侨界民生,多方争取资金,加大扶贫力度。至目前止,已为全区60岁以上贫困归侨购买了养老保险;下发各镇办扶贫专项资金27.08万元;为11户贫困归侨、侨眷的房屋改造、维修进行专项补助,共发放补助款3.7万元,为20名困难归侨侨眷子女共发放助学金1.7万元。
四、积极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挂钩包干有新作为。我会切实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的通知精神,把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视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做好挂钩包干村三角镇三角村和城北镇玉西村的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立了以主席为组长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挂钩村委按照整治要求和整治重点,抓好工作落实。利用宣传栏、标语、横幅、广告牌、张贴《致村民的一封信》、入户座谈等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对群众卫生意识的宣传和引导,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切实把整治活动转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保证生活环境的长期整洁干净。我会在紧张的经费中拨出25000元支持两个挂钩村购置保洁工具和设备,为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工作小组每周至少一次深入村委指导、督促、协助开展集中整治。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指导挂钩村建立长效的卫生保洁机制,确保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常态化,得到区爱卫办的肯定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