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路 内联外拓 以侨引资 服务民生
去年以来,清远市侨联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认真抓好“八个着力”,实现了“八个新”:一是着力加强理论政治学习,振奋干事创业新精神;二是着力加强调查研究工作,形成侨联发展新思路;三是着力推动以侨引资引智工作,注入“桥头堡”战略新动力;四是着力拓展海内外联谊活动,牢固确立“大侨务”新观念;五是着力开展“侨文化沙龙”活动,打造文化交流新平台;六是着力挖掘“陈凤台古迹”,培育本土侨界新品牌;七是着力创办《清远侨声》等刊物,展现侨联各界新风采;八是着力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夯实自身建设新基础。中国侨联副主席、省侨联主席王荣宝在省侨联九届四次全委会的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并表扬清远市侨联的工作;市委书记葛长伟高度评价说:“市侨联工作开局很好,搞得有声有色!”。
创新思路 内联外拓 打造侨联工作新高地
市委书记葛长伟明确指出“努力使清远不仅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地,也成为广东省侨务发展、侨企投资的新高地。”市长江凌指出“要围绕地方发展、稳定工作大局,体现侨务工作。”市侨联按照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要求,坚持“走下去,走上去”和“走出去,请进来”的原则,大范围、多角度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侨联发展新思路。分管侨联工作的市委副书记梁志强多次到侨联及华侨农场调研指导工作;去年7月,新任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斌马不停蹄到各县(市、区)、华侨农场进行调研,了解全市基本侨情;8月,中国侨联、全国总工会调研组专程到英德市考察,为我市侨联发展和华侨农场建设提出宝贵意见;9月,清远市陈凤台历史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第一次全体理事会暨成立五周年庆祝大会在台山市召开,这是该研究会成立5年以来首次在清远市范围之外举办;市侨联还组织各县(市、区)、场侨联主席到江门、汕头、揭阳、梅州、河源等五个地市侨联考察学习和联谊交流,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10月,“粤港澳越柬老归侨侨眷第三次联谊活动”在我市举行,250多名来自香港、澳门及珠三角地区的越老柬归侨侨眷欢聚一堂;市侨联还组团赴港拜会香港清远商会、公会、协进会等,进一步促进与港澳清远社团的良好关系;12月,市侨联和市侨务局还专门组团赴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对清远社团开展调研走访和联谊交流,了解我市海外华侨的最新情况。
去年以来,市侨联联络接待了美国华盛顿中国统一促进会、马来西亚北霹雳中华工商总会、太平清远会馆、巴拿马华商总会、美国纽约安良工商总会、美国乡谊会、加拿大蒙特利尔华商会等海外及港澳台社团共25批次800多人,共叙乡情,加深友谊。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走访交流,市侨联党组创造性提出了“一刊(创办一本清远侨联刊物)、一网(创建一个清远侨联网站)、一大厦(争取省侨联和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兴建一座清远侨联大厦)、若干活动(组织若干次海内外的联谊交流活动)”的工作新思路,全市侨联发展定位和目标更加清晰明确,得到了省侨联和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
去年8月,市侨联还举办了“清远市归国华侨文化沙龙(Ⅰ)、(Ⅱ)”活动,挖掘新侨文化和越柬老侨文化。10月,以“喜迎党的十八大,展现侨联新风采”为主题,自主策划、独立创办出属于侨联的第一本杂志-----《清远侨声》第1期(总第1期),反响热烈,中国侨联和省侨联有关领导充分肯定“这本杂志在全国地市级侨联杂志中算得上是最精美的杂志之一。”一位年近九旬的越南老归侨曾明先生自发把这本杂志寄送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收藏。
以侨引资 服务民生 注入“桥头堡”战略新动力
市侨联发挥侨力,积极引导广大归侨侨眷为清远市全面实施“桥头堡”战略再立新功,注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
一是抓好以侨引资引智和服务侨企工作。努力协助中铝清远稀土有限公司在清远华侨农场建设大型稀土工业园。连州市侨联还促成广州市番禺区石碁商会70多名企业家组团考察清远民族工业园和连州新塘工业园。6月,市侨联联络马来西亚顺益生果有限公司在马来西亚投资建立大型保鲜库,为清远的农产品海外销售打造了一个新平台。
二是深入开展扶贫慰问和捐资助学助医活动。中国侨联、全国总工会、省侨联和市委领导多次深入华侨农场慰问归难侨户,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广大归侨侨眷心坎上。去年“6.30扶贫济困日”活动中,市侨联发动侨资企业捐资50多万元,发动机关及社团个人捐款1.2万元。在清远市、英德市侨联的牵线搭桥下,国家难民安置办驻广州办事处捐资20多万元,对英红镇第三小学校舍进行了加固改造并添置教学设备;清新县侨联发动香港“吴星可”慈善基金会扶助40名困难学生,累计捐资达到42万元;连州市侨联动员黄锡华、陈达强、黎梓垣等侨领共捐资20多万元用于开展慈善事业;连山县侨联联络香港、加拿大的有关社团组织捐赠公益项目23项,捐资149.6万元。
三是切实维护侨界群众合法权益。畅通与侨界群众联系的渠道,加强市县两级侨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能力,本着“侨事无小事”的原则,努力解侨所难,帮侨所困,谋侨所需,在归侨侨眷探亲访友、子女就学、“三侨生”高考加分、就业安置、“三旧”改造等方面提供服务,发挥侨联“枢纽型”组织的作用,维护社会稳定。
四是为侨民办实事办好事。清远华侨农场新建硬底化通村公路15公里,重建入场主干道2.4公里,彻底解决群众出行难题;黄陂茶场加大市政建设力度,总投资30万元安装路灯,场容场貌焕然一新;该场还走“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加快茶场(园)转型升级,一些茶工年收入达到12000元以上,切实增加了场侨职工的经济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