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观点 || 乔卫:华侨华人可与中国、住在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三方共赢

时间:2015-09-17 来源:广东侨界人文学会
【字体:

  

以下内容为中国侨联副主席乔卫在深圳侨商智库第二届侨商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一、“一带一路”构想展现了中国新的国际关系价值观
     1、“一带一路”的提出获得了广泛支持,但也有曲解

     沿线国家期待着分享中国快速发展的红利,但也有一些人总想把“一带一路”曲解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这是错误的观点,两者背景、理念、目的完全不同。

     首先是背景不一样。“马歇尔计划”出现在冷战时代,带着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具有时代局限性;“一带一路”诞生于全球化时代,摒弃了制度模式偏见,超越了意识形态。

     二是理念不同。“马歇尔计划”以美国为主导,对欧洲的援助建立在不对等的关系上;而“一带一路”坚持平等协商,充分尊重各国的自主选择。

     三是目的迥异。“马歇尔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大国争霸,在根本上服务于美国的“遏制战略”;“一带一路”倡议意在通过互联互通,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

    “一带一路”和“马歇尔计划”虽然在形式上有一些相似之处,但相似点并不能掩盖两者本质上的区别。

 

     2、当今中国“一带一路”的构想,不是建立在以往的强权政治、炮舰外交、资本输出的时代背景下,也不是基于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的依附关系,而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背景下,基于相关国家平等相处、相互需求、共同发展的愿望,打造的是“命运共同体”

     历史上,在资本扩张的环境下,大国与小国、强国与弱国之间的合作,通常是小国和弱国没有获得预期的发展机会。

     一些国家由于自身实力不强,害怕在与中国交往中利益受损,担心在经济上、政治上受制约。一些发达国家担心重现因新兴国家迅速崛起而威胁到守成大国霸主地位的“修昔底德陷阱”,渲染所谓的“中国威胁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之一,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无疑对中国发展有巨大的好处,也是中国发展的客观需要。但是,中国并不追求一家独大,是希望与各国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3、“一带一路”追求合作共赢,完全符合中国传统价值观

     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讲求“亲望亲好,邻望邻好”, “以和为贵”、“和而不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独行快,众行远”,“水涨荷花高”;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梦是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也同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的梦想相通”。

     4、中国领导人提出的以“合作共赢”理念为核心的新的国际关系准则(价值观)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弘扬,将会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积极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致力于与各国开展友好合作,既为自身建设添砖加瓦,也为别人发展雪中送炭。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国际关系准则(价值观)的重大创举,为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新型国际关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继续秉承古丝绸之路精神,在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同时,坚持开放合作、坚持和谐包容、坚持市场运作、坚持互利共赢。

     “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的平等参与者,坚持各方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
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既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继承和弘扬,二者一脉相承,也是对传统国际关系理论的超越和创新。

     与某些国家推行的“价值观外交”所追求的理念不同,以“合作共赢”理念为核心的新的国际关系准则(价值观),赢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同和支持,必将在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对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准则(价值观)、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华侨华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华侨华人已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他们是最早投入到全球化和区域化潮流的群体之一。

     华侨华人不仅是中国的宝贵资源,同样也是住在国的宝贵资源,他们对祖(籍)国贡献很大,但更主要、更直接的贡献是在住在国。

     华侨华人既熟悉祖(籍)国和住在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又有国内成长经历、海外生活体验、国内外人脉资源和丰富的文化交流经验;既能在更大范围内传递祖籍国的信息,也能运用自身独特优势在当地社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华侨华人了解住在国政府和民众需要什么、喜欢什么、信赖什么,具有融通中外的独特优势,能够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独特作用。

     在中国梦联通世界梦的大背景下,华侨华人是连结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可靠、有效的桥梁和使者,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数千万华侨华人的支持和贡献。

     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中,华侨华人不仅要从中国的利益去考虑,更重要的是从住在国人民的利益角度去考虑,这不仅有助于体现“合作共赢”的理念,更有助于推动做活“一带一路”这盘大棋局。
 
三、“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会推动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合作共赢,也为华侨华人带来发展机遇

     1、双重“文化共识”是华侨华人实现三赢的最大优势,双向降低的交易成本,将是华侨华人会获得的一笔红利

     经济学制度学派学者在投资环境相关理论中提出过“文化共识”的概念,即投资方与受资方或受资地区在语言、习惯、伦理等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共同的东西,便于互相理解、适应而非排斥。“文化共识”显然会减少投资及生产过程中不必要的麻烦,使交易成本大大降低。

     任何一家华商企业都是立足于住在国的经济社会环境,在异族文化的夹缝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他们在住在国不断集聚实力,开拓、占领市场,深深地融入了当地的商业网络和政商人脉关系网。
华商在造福于当地社会和民众的同时,也成就了他们自己的事业,并在住在国与当地民众形成了“文化共识”。

     如果华商参与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建设,将不仅会使合作过程较为顺利,而且会降低合作的交易成本,这就是一笔大的红利。

 

     2、华侨华人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着力点

     共建“一带一路”,要求广大海外华侨华人更加紧密地携起手来,既积极为住在国的经济发展出力奉献,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在一些双边关系有待发展的沿线国家,华侨华人可以充分发挥民间大使的作用,积极争取住在国高层的引领,推动这些国家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战略方面的交流和对接。

     从住在国的角度出发促进融通投资贸易合作是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
增进各方理解与务实合作也是华侨华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关注的重点。

     3、华侨华人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化解合作风险和障碍规避政治性风险
运用“文化共识”,在人才、经营理念方面有助于逾越技术性障碍。

     4、“一带一路”建设还为华侨华人带来多层面的发展机会
 
     基础设施建设的机会。

     推动合作的机会。

     发展贸易、服务业的机会。

     休闲度假和商务旅游市场、服务性产业等方面充满商机。

     共建“一带一路”承载着世界近三分之二人口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呼唤着广大华侨华人的参与和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携手前行,势必将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势必将进一步加深世界对中国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解。这一进程也势必将华侨华人与中国和住在国的发展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帮助华侨华人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获得更多发展机遇,实现自身事业发展、中国发展和住在国发展的三方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