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台山门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时间:2013-12-20 来源:台山市侨联
【字体:

     台山城乡与别处不同,就是到处可见一座座很有气派的门楼,门楼的建筑与门楼楹联缤纷多彩,不拘一格,浑然天成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使得我们欣赏一番。

     门楼,即村门筑之楼款,要入村得先进门楼。它跟我们台城很有南国气派的骑楼不同,骑楼只为方便行人过街防日避雨,并非为了景观而设置的。门楼则不仅仅为了景观,更重要是中国传统建筑学的意义,即所谓“开门纳气”,讲究阴阳、方位及座向,以利居住的人福寿康宁。一家之门如此,一村之门也如此,乡村城镇古往今来各有各的门的有利和特色,不可混为一谈。也不可以一言蔽之曰或“迷信”或风水。欣逢太平盛世,台山村门楼建筑一派崭新诗画装饰,石狮配景,更添上凉亭雅致。原来传统的皇宫重顶宝盖,石柱支撑,琉璃金碧辉煌之外,现在多采用云浮石料,甚至进口花岗岩,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交辉。又或贴上佛山陶瓷烧画,如迎客松、报喜图,有的还挂上风铃,既美观又富吉祥意味。倘若耕余休憩,置身此诗画景观,实在老少咸宜,心旷神怡,自然谈笑风生,乐也融融。

     斗山镇浮石村的门楼,可说是台山门楼精品之上品。它设计讲究,色彩瑰丽,上覆彩瓦,柱缠金龙,上下支板及栏板也各有装饰。门前两蹲石狮,更突出造型典雅大气。

     不少门楼不仅讲究建筑特色,还有楹联,或长或短,寓意深远,形成侨乡门楼文化,为我们生活平添不少乐趣。门联常见为藏头联。即上下联开头巧妙嵌入村名,其内容多般宣扬敦睦和顺传统民风,对村人无疑起着教育作用,尤其是营造传统的优美的人文氛围,对青少年不无潜移默化的薰陶。例如四九蟾村:
     蟾庭桂荫千年盛,
     村社民风百代敦。
     台城香头坟村是南宋末年一个南迁家族繁衍而成,其村联内蕴村史渊源:
     经历七百年村史渊源非泛泛,
     南迁三十代族望昌隆喜气洋洋。

     有的还以新民谣为联,讴歌勤劳致富美德。冲楼沙坦村是有名“蔬菜村”,家家户户种瓜种菜,收入年年提高。其村联鼓励村人不忘创业,致富不松劲:平日勤劳创财富,安居乐业展鸿图。

     三八平章里其联为“平章百是,乐育群英。”此联不知出自谁人所作,堪称台山城乡村门联一绝。“平章百是”,四个字中包含两组成语,即“山平名章”,好山好水;又即“百无一是”,反其意就是百样皆是,村人村风皆好,样样平安顺利,尽如人意。妙就妙在很有内涵,更妙在反其意而用。毛泽东这位当代大诗人,就曾取唐宋名家陆游咏春词其中一句,反其意而用,功夫非凡,诗味浓郁,不可多得。“乐育群英”比较容易理解,但只有上下联连接,始因果分明,别有意境。合起来读,平章里村联就是好传统好风俗比比皆是,由是快快乐乐生活和发展,作育一代代英才服务社会国家。

     如此说来门楼好联妙联佳联何其多也,门楼风景线不亦靓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