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荣宝、程学源、黄兆芬等领导为清远市396个新成立的基层侨联工作站、组、小组集体揭牌
2016年1月12日上午,清远市“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现场推进会暨清远市侨联四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在清城区飞来峡镇召开,中国侨联副主席、省侨联党组书记、主席王荣宝,省政协常委、省侨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程学源,清远市委副书记黄兆芬等共同为全市新成立的396个基层侨联工作站、组、小组集体揭牌。会前,清远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锋会见了王荣宝主席一行。
会议现场观摩了新华村侨联工作小组、龙埗社区侨联工作组、清华社区侨联工作组、飞来峡镇侨联工作站等示范点。据了解,清城区飞来峡镇作为我市第一个市级试点镇,全镇87个基层侨联工作站、工作组、工作小组都已正式挂牌成立,并配备了相关人员、场所及制度职责等,在全市率先实现全镇基层侨联组织组建率100%全覆盖的目标。据了解,近半年来清远市新成立基层侨联组织已达489个,对比原来仅有19个市、县、镇级侨联组织,在数量上增长了380%。
会上,王荣宝主席指出,去年6月底我带队的省侨联调研组在清远市调研时,与市委书记葛长伟、市长郭锋、市委副书记黄兆芬等领导达成在清远市全面开展试点工作的共识。清远市作为全省第一个“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工作试点市,意义重大,非同一般,我们寄予了很高的期望。清远市侨联抢抓机遇,迅速行动,扎实推进,在短短的几个月里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具体工作,目前已初见成效,侨界群众热情支持,参与度很高,个别试点已经凸显党“带”侨、侨“为”党的明显成效,这是可喜可贺的事情。清远市已经开了个好头,为全省全面铺开此项工作探索了宝贵经验。清远市各级侨联组织围绕大局、思路清晰、扎实工作、奋发有为,侨联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有些方面已经走在全省前列。
王荣宝主席强调指出,当前,中央领导、中国侨联和省委领导都对清远“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非常关注。为什么这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这么多的领导重视?因为这项工作是我们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后,如何结合侨联的实际,再造侨联的发展模式、组织模式、运行机制的一个重大创新和战略部署,关系到侨联能不能按照中央所提出的坚持和保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问题,关系到整个侨联系统能否真正适应形势需要,焕发活力、服务大局服务侨界。这项工作是会载入侨联的历史史册的。要有这样的历史高度和历史责任感。
王荣宝主席对下一阶段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在组建上出实招,以党建“模式”强侨建“基础”。二是要在机制上做文章,以党建“责任”固侨建“根本”。三是要在带动上下功夫,以党建“水涨”托侨建“船高”。四是要在服务上显成效,以党建“东风”催侨建“果实”。希望在清远市委、市政府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下,在清远市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和各级侨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更好的经验和做法。
会上,黄兆芬副书记提出三点意见:一是提高认识,找准定位,不断增强试点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突出抓组织全覆盖和抓组织发挥作用两个重点,以点带面,扎实推动试点工作的深入开展。三是建立机制,完善制度,努力营造试点工作的良好氛围。
黄兆芬副书记强调,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在前期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抓紧抓早,加足马力,换挡提速,全面铺开涉侨地区基层侨联组织创建工作,争取在今年内基本实现全市符合创建条件的涉侨乡镇(街道)、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建立侨联组织率达到100%。要加强分类指导,总结推广经验,以点带面,推动面上工作全面开展,把“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想方设法充分调动当地侨界群众的积极性,调动海内外侨胞参与的热情,善于发挥侨界独特优势,通过组建组织切实发挥作用。
会上,清远市侨联主席李斌代表市侨联四届委员会对2015年工作作总结,提出2016年工作设想,重点介绍全市“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的推进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设想。清城区飞来峡镇委书记何瑞能作“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经验介绍发言。
省侨联党办(人事部)主任陈农灏,清远市委副秘书长杨越,清远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斌,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潘国标以及8个县(市、区)党委分管侨联工作领导、清远市直有关部门,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试点镇、村负责同志,清远市侨联领导班子及第四届委员会委员,市侨联下辖群团组织负责人等共计160余人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