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归侨老人福利会、荔湾区侨联等慰问抗日英雄后裔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为了不能忘却的历史,5月22日上午,广州市侨联党组成员、巡视员、市归侨老人福利会会长陆桃香,荔湾区侨联副主席黄曼玲以及广州华侨文化发展基金会和街道等单位的同志一起走访慰问了海龙街增滘南约的南侨机工李月美女儿杨玲薏一家,送去慰问金和果篮。大家一起重温历史,缅怀先烈,纷纷表示要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用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我们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广州市归侨老人福利会会长陆桃香(右二), 荔湾区侨联副主席黄曼玲(右一)与抗日英雄杨玲薏合影。
△慰问人员与抗日英雄李月美女儿杨玲薏一家合影。
1938年底,陈嘉庚以南侨总会名义招募3200余名华侨机工(即汽车驾驶员和维修工)回国服务,在滇缅公路上抢运抗战物资。李月美会驾驶汽车,有心报国,便兴致勃勃地前往当地筹赈会报名,但却因不收女性被拒之门外。于是,李月美效仿中国古代“木兰从军”,女扮男装到另一处埠头报名应征,她终于以一个中华铁血男儿的身份,实现了报效祖国的愿望,毅然回国踏上抗日救国征途。无论是在战场上抢救伤病员,还是军运线上抢运医药军火,李月美都勇敢机智,出色完成各项任务。1940年的一天,李月美在执行任务中,不幸在滇缅公路上遭遇车祸,身负重伤。在医院抢救中机工们才发现这位大胆勇敢技术精湛的英俊司机,原来是个巾帼女子。消息传到海外,马来亚新加坡的媒体争相报道,“当代花木兰”的事迹顿时成为抗战佳话。何香凝女士曾为李月美题字“巾帼英雄”,表彰她的爱国精神。日本投降后,当时国民政府侨务委员会特为李月美颁发奖状,称:“华侨机工李月美,热心爱国,敌忾同仇,抗战军兴,应募服务,前后七载,备至勤劳,应予嘉奖。”李月美直至抗战胜利后复员回到马来西亚,后定居缅甸。1954年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时,李月美作为华侨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受到周总理的亲切接见。周总理还语重心长地叮嘱:“要注意培养下一代,让孩子们到祖国读书吧!”李月美把总理的教导铭记在心,为此,她陪伴8名小孩回祖国读书,至1968年逝世。
陆桃香会长详细过问了杨玲薏一家目前的日常生活和具体困难等情况,嘱咐街道办事处想方设法解决其女儿的工作就业问题。这次走访慰问正式启动了广州市侨联归侨老人福利会、广州华侨文化发展基金会、荔湾区侨联三家联合从5月至9月进行走访慰问抗日老归侨、遗孀、后代和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