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召开成立30周年暨2013年会

时间:2013-12-31 来源:广东省侨联
【字体:

    12月29日上午,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成立30周年暨2013年会在广州市金桥宾馆会议中心举行,广东省侨联文化部司芳部长、联络部谭铭源科长及会员约100人出席。

    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成立于1983年10月20日,是广东省侨联的团体会员。成立以来吸引了秦牧、杜埃、陈残云、韩萌、李维刚、陈子彬、杨樾、吴柳斯、郑达、杨嘉、许诺、林紫、陈秋舫等一批热爱华文文学、侨乡文学的高级作家人才。该会在每届会长的带领下积极开展文学创作、文学评论及海内外华文作家的联谊活动,各位会员更是辛勤耕耘,文艺创作与出版成果丰硕,出版各类文学作品专集600多部。    

    据统计,该会有18名会员被省侨联授予“优秀归侨作家”称号表彰奖励,更有一批会员的佳作获得文化部、中国作协等部门颁发的各类奖项,得到了很多很高的荣誉!联谊会先后与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增进了友谊,促进了华侨文学创作。

    大会上发布了30万字,32开本的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成立三十周年会员作品选《春华秋实》,该作品选分五部分:散文、诗歌、报告文学通讯、评论杂文,这些作品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会员们对祖国和生活的热爱,展示了会员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据悉,该会着力将会员作品汇集出版,陆续出版了《天涯芳草》(1998),《情系春晖》(1999),《涛声激扬》(2000年),《祖国啊!母亲》(2001),《无限风光》(2002),《归侨作家笔下的抗日战争》(2005),《蹈海撷浪》(2006),《高山流水》(2008)。

    省侨联文化部司芳部长代表广东省侨联并代表王荣宝主席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她说:今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是我们党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的重要宣示,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又一次总动员,必将树起中国改革发展航程上的新航标,对推动中国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司芳部长向归侨作家们介绍了12月2—5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九次全国侨代会。她说:中共中央组织局全部7位常委出席了大会开幕活动,这说明党和政府对华侨华人和归侨侨眷是十分关怀和重视的。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九代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号召要大力弘扬华侨文化和积极开展侨界文化活动。作为归侨侨眷作家与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就要坚定遵循党的宗旨和纲领,热爱国家,努力创作,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我们应有的作用。她希望新组成的理事会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充分履行联络、协调职能,努力营造温暖和睦、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打开文学事业更为广阔的天地。希望广大作家以此次大会的召开为契机,坚定信心,辛勤创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周永益顾问在大会上宣布常务理会有关会务决议:同意韩松因个人原因辞去会长职务;同意何健烈因身体原因辞去副会长职务;选举黄今正为会长;选举张文峰、谢顺斌、谢敏、劳赛班为副会长;劳赛班兼秘书长。阮志远顾问受常务理事会委托,在大会上作2013年工作报告。黄今正会长表示今后的会务方向和重点是:为会员服务。李治元、刘荒田(美国)、张文峰、谢顺斌、劳赛班、蔡高暖、吴俊辉、温进步、卢义茂、吴德辉等在大会上发言,表达了他们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文学创作的执着之情。

 

(点击上述合影超链到大像素图)

    大会现场还展出部分会员为庆祝该会成立30周年而创作的书画作品,展现了我省归侨侨眷文化修养风采。

    附: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三十周年志
   
    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是经广东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同意,报请广东省民政厅批准成立的文学性群众团体,1983年10月20日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是广东省归侨、侨眷、侨务工作者中的作家和文学爱好者自动发起、自愿参加、自主活动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依照法律按照章程开展活动。宗旨是“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省内外归国华侨作家,加强联系海外华人作家,联络感情,促进华文文学作品的交流,繁荣华文文学创作。促进国家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为祖国和平统一服务。”

    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实行理事会制,由会员大会选出理事会 ,从理事中选出常务理事,分工担任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从第一届至今的第八届,先后担任会长的有:孙孺(第一届),杨樾(第二届),吴柳斯(第三届),陈秋舫(第四届、第五届),谢烽、郭光豹(第六届),韩松(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黄今正(第八届)。聘任德高望重的侨界领导及文学界前辈,以及原任会长的为荣誉会长或顾问。曾经任荣誉会长有:梁灵光、陈残云、李维纲、杨樾等;现任荣誉会长有王善荣、古华民、陈秋舫、谢烽、郭光豹、李治元、骆明(新加坡)、司马攻(泰国)、梦莉(泰国)。

    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成立以来,先后与泰国、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及香港(地区)华文作家(学者)进行过互访或文学交流。会员个人遵照本会宗旨与海外如东南亚诸国及加拿大、美国等华文作家组织和朋友经常的交往交流,发展华文文学创作。

    1987年6月,以秦牧为团长的代表团到泰国访问。1993年3月,以郑达为团长的访问团到新加坡访问。泰国与新加坡的华文作家则分别于1987年6月、1991年12月组团来穗交流。印尼的华文作家1999年组团到广州访问。2006年5月和2008年11月分别接待并组织了与来访的新加坡文艺协会会长骆明及李龙等一批华人华文知名作家的交流,促进华侨文学创作有较大收获。

    该会注重鼓励与推动会员及海外华文作家写华侨华人题材的文学作品。1985年至1987年开展华侨题材电影、电视剧本有奖征文活动,《铁汉金钉》(苏炜 著)、《陈嘉庚传》(郭玉聪 著)、《陈宜禧传》(郑德华 著)等一批有较高质量的作品获奖。这次征文活动,收到全国19个省市的80部作品,约200万字。1989年的华侨题材短篇小说征文,泰国白令海的作品《望黎山》和美国陈大哲的作品《就只有这一个中秋》获奖。

    该会多次举办文学作品研讨会。1984年,研讨陈残云的长篇小说《热带惊涛录》。同年,推介华文作家的接力小说《风雨耀华力》。1989年,研讨新加坡华文作家姚紫的中篇小说《咖啡的诱惑》等作品。

    2006年9月27日,召开李春晓、袁效贤长篇小说研讨会,为李春晓的长篇小说《西关大宅》,袁效贤的长篇小说《我们这一代》,邀请了广州众多评论家与作家举行作品研讨会。一批著名作家评论家出席。原羊城晚报总编辑杨奇同志出席并致辞。省作协副主席何卓琼等发表论文。相关媒体发表了会议消息与论文。

    2007年和2008年,广东省归侨作家联谊会与海南文化历史研究会联合举办发掘海南文化资源研讨会,韩槐準生平与作品研讨会,均有海内外专家学者出席,发表有质量的论文,产生很好的影响。

    2008年11月8日,在庆祝该会成立25周年之际,由广东省归侨作联与新加坡文艺协会共同举办“归侨作家与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秦牧夫人、著名作家紫风,作家、评论家许翼心,新加坡作家李龙,本会副秘书长、作家劳赛班,作家、评论家张振金宣读了学术论文;清华大学教授、作家曾昭奋,马来西亚教授许文荣,本会副会长杨光治作了发言。这些论文和发言,从不同的侧面,论述了归侨作家与华文文学之间的关系,充分肯定归侨作家对华文文学创作的巨大贡献,具体分析了秦牧、杜埃、陈残云三位前辈的创作道路、文学成就、艺术风格和独特贡献。

    1984年,该会出版会刊《回音壁》,登载了许多会员作品,还发表过美国叶坦、刘荒田、陈大哲、老南、陈雪,新加坡史青、适民、杜诚、杜雪美、黄叔麟,泰国司马攻、姚宗伟、岭南人、虹父、黄重光、梁风等华文作家的诗文。据统计,《回音壁》共发表作品120万字。此外,该会还先后出版了《归侨作家专辑一、二》、《华风》画刊、《归侨作家散文、小说选》等。

    该会着力将会员作品汇集出版。陆续出版了归侨作家散文、小说选《天涯芳草》(1998),诗选《情系春晖》(1999),文学评论选《涛声激扬》(2000年),报告文学集《祖国啊!母亲》(2001),游记作品选《无限风光》(2002)。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而出版《归侨作家笔下的抗日战争》(2005),会员作品集《蹈海撷浪》(2006),《粤海桥》30期选粹《高山流水》(2008)。

    由陈秋舫任主编,出版了两套“回音壁丛书”。第一套于2000年由广州出版社出版,计九册,133万字;第二套于2003年,由珠海出版社出版,共十二本,约二百万字。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该会会员共出版著作600多部(种)。许多会员多有很出色的成果。

    经省出版局批准,该会出版《粤海桥》(报纸)、《岭南侨星》(杂志)。

    《粤海桥》是2001年上报申请并于同年5月15日获准出版的连续性内部资料,为广东省归国华侨作家联谊会会报。《粤海桥》为归侨、侨眷作家活动讯息交流和指导创作,推进华文文学发展的刊物。没有广告,没有发行征订,免费发给会员。

    《岭南侨星》(后改名《侨星》)是以报告文学、人物专访、特写为主的记述海内外侨界之星的月刊。已办刊10年,获省评“优秀十大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