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召开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9月13日上午,江门市第七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在江门隆重开幕,全市275名归侨、侨眷代表和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近200名嘉宾、侨领共聚一堂,共商侨联发展大计。
江门市第七次侨代会开幕式前,市委书记林应武,市委副书记、市长邓伟根,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冯立坚,市委常委易中强等市领导与海外侨胞、港澳同胞代表座谈,听取海外侨胞对江门社会经济发展的建言献策。随后,第七次侨代会开幕式隆重召开,中国侨联副主席、广东省侨联主席王荣宝,市四套班子领导林应武、邓伟根、冯立坚、易中强、叶一鸣、赵翠玲、马跃敏出席。王荣宝主席、易中强常委分别讲话。
王荣宝充分肯定了江门市侨联近年来的工作。她说,江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侨联工作,出台了侨务强市建设工作纲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侨联工作的实施方案等重要文件,做好建设“中国侨都”的顶层设计。江门市各级侨联坚持以侨为本、服务侨胞,搭建平台、服务“双创”,这些都为全省侨联系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经验。希望江门侨联今后紧紧围绕侨联工作的时代主题,围绕创业创新,服务经济建设,深化“两个拓展”,延伸工作手臂,汇聚各界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侨联深化改革、创新发展。
易中强指出,市第六次侨代会以来,全市各级侨联组织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围绕我市东提西进、同城共融发展思路和珠西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优势,积极履行职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十三五”时期是我市创新加快发展和加快创新发展的同步推进期,更是与全省同步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期。各级侨联组织要充分发挥独特作用,团结调动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积极性,为我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智慧与力量。
市侨联主席张国富代表江门侨联第六届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凝聚侨心、汇集侨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挥侨联组织独特作用》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五年来,我市各级侨联组织主动适应新常态,紧密联系侨界群众,广泛团结海内外侨胞,坚持“两个并重”(国内海外工作并重、老侨新侨工作并重)、“两个拓展”(拓展海外联谊、拓展新侨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在招商引资引智,服务我市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和珠西战略,积极参政议政,依法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对外联谊,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育侨务新资源,开展为侨服务、扶贫救助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凸显侨联组织的独特作用,推进侨联事业创新发展。
市总工会代表各人民团体向大会致贺词。大会为市侨联第七届名誉主席、境外委员、顾问颁发了聘书,举行了与港澳、海外社团缔结友好社团仪式,举行了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我市华博馆、五邑大学侨乡文化研究中心获授“国字号”殊荣。大会组织了各代表团分组讨论省侨联、市领导讲话和审议工作报告。
当日下午,召开全体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147名江门市侨联第七届委员会委员。
为充分让海外嘉宾深入了解江门的侨文化、小微双创工作,大会还组织了港澳、海外嘉宾70多名到江门华博馆、侨梦苑和德力光电参观。嘉宾们纷纷点赞江门深厚的侨文化底蕴、小微双创基地完善的配套服务和江门企业的勃勃生机。
14日上午,大会将召开市侨联第七届委员会第一次全委会议,选举市侨联七届领导班子并举行大会闭幕式。
△省侨联、市领导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揭牌。
△颁发名誉主席证书。从左至右分别是:黄奔勇,张国富,易中强,林子芳,唐烈峰,侯芝。
△颁发名誉主席证书。从左至右分别是:黄奔勇,张国富,易中强,林子芳,唐烈峰,侯芝。
△颁发名誉主席证书。从左至右分别是:梁伯进,李景辉,吴荣治,王钦贤,方君学,梁日辉,陶爱珍,易中强,胡建章,陈朗云,陈中伟。
△ 缔结友好社团。
△缔结友好社团。
△缔结友好社团。
△海外、港澳嘉宾参加江门华博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