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河源市委组织部、市侨联举办2016河源市海外新侨培训班

时间:2016-06-22 来源:河源市侨联
【字体:

    6月12日—19日,河源市海外新侨培训班在厦门大学成功举办,河源市侨联兼职副主席、荣誉主席、顾问、市侨联委员、各县(区)、各重点侨乡镇侨联负责同志、市侨青会、市侨界海归协会、市侨界文交协会、香港河源社团总会、澳门河源市同乡会等有关社团的青年骨干共65人参加了培训。

    这次培训,由市委组织部和市侨联共同主办,委托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承办,培训中,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大力配合、精心安排,授课老师精心准备、严谨教学,全体学员认真学习,主动思考、汲取知识,培训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河源市海外新侨培训班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委分管领导要求有关部门给予政策财力的支持,市政府副市长朱蔚蔚同志在百忙之中抽空到厦门大学看望大家,并在开班典礼上作动员讲话,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侨联工作的重视支持。市侨联领导班子非常重视这次培训,多次专题研究培训地点、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组织实施等事项。4月初,市侨联还派出工作组到厦门大学对接,实地考察师资力量、培训场地、食宿环境等,为确保培训顺利进行作了前期基层工作。此次培训,各县(区)、镇侨联、各侨界协会、香港、澳门河源社团也非常重视,按照市侨联要求选派人员参加。来自欧洲广东华侨华人总会的侨领和新西兰广东同乡会会长,踊跃报名,并自始至终参加培训。市侨联主席吴艺珍、副主席张肇锋以及各科室主要负责同志全程参与。

    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目前,该校是我国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此外,厦门大学还具有“侨、台、特、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市侨联之所选择厦门大学为培训地点,就是基于该校强大的师资队伍和鲜明的学科优势。厦门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的领导也高度重视,精心选择培训课题、认真安排授课教师,确保培训效果。授课的教师,都是博士生导师,在专业上有很高造诣,在学术上有独特建树。他们中,有获得首届厦门大学十位教学名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台湾国立政治大学访问学者、北京大学访问学者。量身定制的培训方案和德高望重的授课教师,为培训班的顺利进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呈现出快速上升趋势,侨的分布和结构特点发生着巨大变化,他们的期待和要求也随之变化。今年是市侨联换届之后的第一年,侨联队伍中出现了一大批侨联工作“新兵”。因此,加强侨务专业知识的培训,为进一步提高该市侨联工作者的履职能力、组织协调工作水平等能力迫在眉睫。

    在课程设置上,选择了华侨旗帜陈嘉庚,宋元明清华商与东南亚华侨社会,中国梦与中国道路,国学智慧中的领导艺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禅道与人生智慧等众多领域课题。授课领导和专家学者站在国家和世界的层面,站在现代和历史的角度,既有宏观又有微观,既有实用性又有针对性,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丰富了学员的知识面,新颖的观念和见解让大家耳目一新。如在讲到华侨旗帜陈嘉庚时,大家为先辈的创业奋斗而自豪,为他们以满腔热忱投身祖国的抗日战争和建设事业而感动。在讲到“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和中国经济全球化”时,海外侨领们纷纷表示一定要团结更多的华侨华人力量,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大布局,谋划发展新篇章,为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贡献一份力量。在讲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当前台海局势与两岸关系前景展望等内容时,学员们深感侨联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厦门大学有着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表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充分展现了全国重点高校精英教师队伍的良好素质和崇高品德。他们的讲授,既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翔实的实践素材,又有独到的见解和精辟的论述,不时赢得学员们的阵阵掌声。上课之余,各位老师又与学员亲切交谈,耐心解答各种疑问,体现出平易近人的美德。

    通过与高水平教师近距离的接触,学员们一方面是敬仰大师渊博的知识、睿智的谈吐、新颖的理念,另一方面,又深感学而后知不足,看到了自身知识结构、思想理论、发展观念等方面的差距,从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学习愿望。法国番禺富善社方显秋会长表示:与同学们交流分享侨务工作经验,既提高了认识又增长见识。市侨联兼职副主席、深圳市灵臻传媒集团董事长肖衍雄表示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既有对国家政策方针解读的深度,又有对现实关切的实践广度。

    学员们纷纷表示:既在课堂上学到了新知识,又在领导及侨领们、同学们身上学到很多,得益匪浅,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一定要转变学习态度,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切实树立起天天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创造性地开展侨联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同时也为我们如何更好的立足侨界的独特优势,发挥侨界的独特作用,更好地融入我市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