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印尼归侨李炳南每天自愿站岗8小时
在江门“创文”大行动中,我市广大归侨侨眷积极投身这一公益活动,60岁的印尼老归侨李炳南就是其中一员,他每天在主要交通路口自愿站岗8小时。在蓬江区政府前的区府岗,每当行人交通灯的绿灯一亮,身穿志愿者服的李炳南就吹响自己带来的哨子,边挥舞小旗子边打手势示意小车停车,让行人安全通过斑马线。
李炳南是印尼归侨,是蓬江区环市街道双龙社区的低保户,2014年8月,他主动报名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负责在交通路口进行文明劝导。“站岗的时候,我会劝导行人不要闯红灯,骑单车过斑马线的要下车推行,还劝导一些逆向行驶的单车和电动车。大部分行人都会听劝,对于不听劝的,我就反复劝说。”李炳南说。
根据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岗位管理,要求志愿者周一至周五在主要交通路口站岗,开展文明劝导,上岗时间是早上7点半—8点半;下午5点半—6点半。但是,从2014年8月至今(2014年12月),每天早上6点,李炳南就准时站在了岗位上,一直站到8点半;中午吃了午饭,他又从12点站岗至1点;下午2点一直站岗至6点半。这一天下来,李炳南自愿站岗8小时!他夏天顶着烈日酷暑,冬天迎着寒风冷雨,坚持站岗已经3个多月。
“站岗8小时其实没什么啦,建设路和迎宾大道交接这里,车多人多,又建有下沉式隧道,我反正闲着,多来站岗,给市民的交通安全提个醒。”李炳南憨厚地笑着说。
“志愿者,我会一直做下去!”
李炳南曾经在市棉纺厂、饮料厂工作过。50岁时,由于企业不景气,他下岗了,至今一直靠每月领取政府310元的低保救济金过日子。目前他和大哥一起住在政府安排的廉租房内。
“大哥在企业当门卫,我一直找不到工作。我没当志愿者之前,每天就呆在家看电视、听收音机。现在我当了志愿者,每天5点就起床吃早餐、看电视,然后搭公交车,6点准时来到这里站岗,日子过得很充实。”李炳南说。
2014年夏天的一个中午,正在站岗的李炳南恰好看见两辆小车在蓬江区政府前相撞,他连忙打电话报警,让交警立即来处理。“当时正值上班高峰期,我见两辆小车停在路中间阻塞了交通,于是马上报警,交警处理后路面交通很快就恢复顺畅了。”李炳南说:“交通安全很重要,这里车多人多,我当志愿者劝导文明交通,是为人民服务。志愿者,我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