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德市黎溪镇“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成效初显
英德市黎溪镇根据上级党委及侨联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把党建和侨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工作新机制,创造工作新方式,目前全镇已成立1个侨联工作站、4个侨联工作组和6个侨联工作小组,按要求配齐侨联组织的工作人员,有关制度上墙,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畅通、各方配合”的镇、村、村小组三级侨联组织网络体系,基层侨联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逐渐显现,侨联工作全面推进。
一是高度重视,建立机制。清远市“党建带侨建 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侨联组织建设纳入涉侨地区党建工作总体部署,纳入当前“农综改”的工作内容之一。同时,镇党委书记亲任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和侨联工作站站长,肩负起“党建带侨建”的第一责任,并抽调精干人员组成团队,设立专门办公室,制定《黎溪镇开展“党建带侨建 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形成全镇党侨共建互促的生动局面打下坚实基础。市、县(市、区)、镇还专门成立督查小组,负责指导、协调、督促落实“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各个阶段的具体工作。2016年3月31日,清远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斌,副调研员吕志玲等在英德市侨联主席钟有邻,黎溪镇党委书记彭志刚、副书记赖优学等陪同下,深入到该镇侨联工作站和大湖村侨联工作组现场调研督导工作。
二是稳扎稳打,全面推进。去年9月25日,镇党委、政府召开“党建带侨建 侨建为党建”试点工作动员会,镇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分别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并对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该镇组织多部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重点对全镇涉侨村(社区)、村(居)民小组的基本侨情进行全面排查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及情况,选出新村村及蓝山村民小组作为镇试点单位。今年1月,时任镇党委书记叶宗辉与有关党政班子成员一起,深入到新村村委会召开归侨侨眷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并由他们推选侨联干事,为下一步工作打好基础。镇、村、组三级联动,本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将侨建工作渗透到每一个涉侨地区,在每一个符合条件的村、组设立侨联组织,让每一个归侨侨眷都有组织归宿,真正做到侨联组织全覆盖。
三是党侨互建,成效显现。按照“组建依靠党组织,工作依靠’农综改’”的原则,组建了高质量的侨联工作站、工作(小)组,各侨联工作站、组、小组,都按要求配齐工作人员,其中站长、组长、小组长都由同级党组织书记兼任,侨联干事都由具备“侨”身份的人员兼任,确保“党带侨,侨为党,党侨共建”;每个工作站、工作组都设立了专门的办公室,配置了办公设备,完善了上墙制度及相关制度:一是党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二是学习和培训制度;三是活动制度;四是直接联系群众制度。
同时,该镇注重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归侨侨属、张贴宣传标语、设置宣传专栏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层层推动工作落实,使“党建带侨建,侨建为党建”工作广为人知,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