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常平镇侨联邀请东莞市侨联、致公党东莞市委指导筹建自梳女陈列馆
为助推文化东莞建设,东莞市常平镇委、镇政府今年计划利用该镇自梳女“十姐妹”屋遗址,筹备建设“自梳女历史陈列馆”,并明确由常平镇侨联跟进。为更好地做好有关筹建工作,常平镇侨联专门邀请市侨联、东莞致公党到拟建陈列馆现场指导筹建工作。
3月8日下午,市侨联陈志超副主席、副调研员罗少鸿、秘书长邓林基等,致公党东莞市委员会原副主委黎平等,应邀到常平镇指导“自梳女历史陈列馆”筹建工作。指导组一行人首先听取了常平镇侨联秘书长萧效辉的工作汇报和在筹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缺乏建馆经验、展览素材不足等。
市侨联陈副主席、致公党黎副主委分别分言,表示会全力支持常平镇这项有意义的工作,努力把建馆事宜做好。市侨联陈副主席特别强调,目前必须先制定一个建设方案,以明确各部门分工及把握展馆的总体功能。市指导组一行还到拟建陈列馆现场,就座谈会上不明确的问题作现场指导,并明确建馆思路。
常平镇侨联将汇总各方意见建议,结合实际,按突出东莞侨文化内涵指导思想,邀请有关专业团队设计、规划该自梳女陈列馆的布局和内部装修。
△东莞市常平镇侨联与应邀前来指导工作的市侨联、致公党领导座谈。
据了解,上世纪30年代,珠江三角洲地区蚕丝业衰落,许多年轻女性听说南洋打工收入丰厚,遂结伴同行,部分女性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打工多年,没有谈婚论嫁,将头发卷起来,成为“自梳女”。“十姐妹屋”是当年多位自梳女共同从南洋寄钱回来建造的。常平镇政府侧旁的“十姐妹屋”原住着10多位自梳女,如今她们已全部离开人世了。
△东莞市侨联常平镇侨联听取市侨联负责人陈志超副主席、致公党东莞市委员会原副主委黎平现场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