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心怀家国 情系侨亲——记父亲的赤子情怀

时间:2019-02-13 来源:澄海区侨联
【字体:
    从1978年—2018年,我们伟大的祖国改革开放的征程斗转星移,河山日新月异,走过了蓬勃发展、辉煌壮丽的40年历程。而每当我唱起“我爱你中国”这首歌曲时,心情总是激动澎湃,感动万分!脑海里总闪现出父亲的身影,1985年以前,身在异国他乡的父亲,不管世事嬗变,沧海桑田,蕴藏在心底深处总有一个执拗的、抹不去的意念“中国、澄海”。回到家乡后,他用实际行动,心怀家国,情系侨亲,用骨子里的赤子之心诠释了“我爱你中国”“我爱你家乡”的情怀!
                          
                                            (陈志华先生与女儿陈年红(作者))
    我的父亲陈志华,1925年4月25日出生在泰国东北部的清迈府,泰国名叫威集.威达蓬,祖籍是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县外砂镇凤窖村,我的父亲一生心怀祖国,情系家乡。解放初期回到祖国,那时我们的国家百废待兴,我的父亲毅然放弃泰国的安逸生活,在云南从泰国共产党转为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并一直扎根在祖国的边疆云南,工作直到离休,他一辈子始终跟党走、听党的话,服从党组织安排,爱祖国,爱家乡!
    1985年,我的父亲离休了,这时恰逢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我的父亲考虑到自己是出生于泰国,祖籍在澄海,在泰国居住着几十万澄海籍的泰国华侨,这些华侨对祖国改革开放和侨乡的建设将会发挥不可代替的作用。想到这些父亲毅然决然带着儿女离别了工作了几十年的熟悉环境,举家迁往著名侨乡澄海,在澄海发挥自己的余热,为侨乡的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往年。
    当时搬家东西真多,路途是那么的遥远,而我的父亲还带上了一块很大很重质量很好的云南大理石。我问他“这么沉重的大理石。你真要搬到家乡澄海?你拿大理石做什么呢?”我的父亲兴致勃勃地对我说:“这块大理石太重要了!我用它来做咱澄海县归国华侨联合会的牌子。”我说大理石这么重,咋能搬运到广东澄海啊?你用一块好木材做就好,又轻又好看又易搬,爸爸却说:“你懂啥呢?我革命了一辈子,现在家乡正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潮,政通人和,百业待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我要做就要全力做好。”从那时候起,这块沉甸甸的云南大理石就被搬到了澄海,并刻上了金光灿灿的大字——“澄海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从此,这牌子就一直挂在了澄海凤翔街道南葛洋一栋侨联大厦的门口。这牌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印证着父亲那颗灼热的赤子情怀,至今,每每看到这块牌子,父亲为改革开放,为侨乡建设所做的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涌上我的心头。 
                           
    “我爱你中国”我的父亲用他的言行注解了歌词里的每一句话,回到家乡的父亲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在澄海,大家都亲切称呼他为“老华侨”、“白发老”、“老番”,他是澄海侨联永远名誉主席,是侨联的一名编外人员,他坚持每天按时上下班,不论冬寒夏暑,刮风下雨,人们常常看到一位年过花甲的白发老人在侨联大楼里,接待一拨又一拨回家乡探亲、旅游、观光、考察的华侨。为及时了解海外侨情,他不时登门拜访回到澄海的华侨,同时利用赴泰国探亲访友的机会,千方百计宣传党的侨务方针政策,了解当时各种侨情,为侨亲、侨眷解决落实侨房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华侨落实冤假错案奔走,为赴泰国探亲的侨亲、侨眷出证明,为泰国回到家乡的华侨“接风”。当时出访、落实侨房、华侨回乡定居、出国留学、入户籍,都需要各种各样证明文件资料,父亲就把华侨所需的各种资料,把泰文翻译成中文,把中文翻译成泰文,解决了侨亲的各种难题。澄海公证处是父亲去得最多的地方,为侨眷解决入学、就业、维权等做了细致入微的工作,忘我工作,一天到晚看不到人,忘了回家,把对儿女的亲情埋在心里!
    改革开放之初,我的父亲深知广大海外华侨对家乡改革开放的信息知之甚少,为此,父亲向澄海主管侨务工作的领导积极建议,通过泰文信函、电话及举办各种联谊座谈会,邀请海外华侨来家乡多走走看看,及时向海外华侨通报信息,使他们虽身居海外,却尽悉侨乡的建设情况。每年春节前夕是父亲最忙碌的时刻,澄海各级政府部门,如澄海县委县政府、澄海统战部、澄海工商联、澄海侨联、澄海13个镇街道各级党委侨联,向海外寄出的“春节慰问信、贺年卡”都是我爸爸一个人亲自打印完成。
                           
                           (当年陈志华先生用于外事侨务工作的英文打字机(左)、泰文打字机(右))
    那时的父亲还用他懂的多国语言,如泰语、老挝语、越南语、柬埔寨语,向居住在这些国家的侨亲介绍澄海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情况。还托付他在泰国的好兄弟王秋强先生、陈顺义先生买来录音机、中文、英文、泰文打字机和《中泰大词典》《泰国地图》等一批工具,在做好接待,出访的时候,搜集华侨各社团、乡会观光团名册、名片、广告地名并把泰国曼谷72府的各区县街道名称做成资料汇编、排成册,用于及时查找,快速为华侨排忧解难,他是那么认真投入!在那个特殊的时期,父亲不计较得失,仍然争分夺秒,乐为侨乡献余热,赢得了世人的称颂。
    父亲给人写泰文信函,又把泰国华侨的泰文信函译成中文,给每位到侨联需要帮助的华侨解决了实际问题。泰国华侨吴先生,写泰文信请帮忙寻找从未见过的家乡亲人。父亲经过多方调查走访,终于在莲下镇找到吴先生要找的亲人。那时的父亲不容许别人说一句祖国的坏话!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尽心尽责做好华侨的捐赠工作,当时在澄海最美的地方是华侨参与政府修建的澄海华侨公园、华侨医院、华侨小学、华侨中学、正大体育馆以及澄海侨联的办公用品、澄海坝头北港华侨小学、幼儿园、外砂凤窖华侨小学、凤窖村建设的道路都有父亲辛勤的汗水,他骨子里的中国心赢得了海内外华侨、华人的称颂。1989年我的父亲荣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2004年他被汕头市委组织部评为“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2011年陈志华先生(左二)接受汕头电视台采访)
    岁月如流水,记忆永长存!父亲的“我爱你中国”的赤子情怀,折射了当时千万计的海外华侨华人为祖国的改革开放、为祖国繁荣富强、民族复兴竭尽所能的力量,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老一辈华侨为国家为家园艰苦奋斗的历程,见证了广大海外华侨的赤子情怀!见证了广大华侨为改革开放添砖加瓦、乐于奉献的赤子情怀!见证了祖国从国富民强到国强民富的艰苦奋斗、海纳百川、飞速发展的40年!
    老一辈华侨一路挥洒心血和汗水,致力于国家和家园的强盛。今天,我们年轻的一代更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爱我中华,“沿着最美中国道路砥砺前行,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强富,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继续扬帆起航。在新时代的春风里,我们更要心怀家国,情系人民,跟着共产党,共筑中国梦,建设大中国,共建美丽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