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佛山市禅城区侨联组团赴江门开展调研交流活动

时间:2017-09-01 来源:佛山市侨联
【字体:

    8月24—25日,佛山市禅城区侨联组织侨联系统领导干部、侨联委员代表和留学生代表等31人,由禅城区外事侨务局副局长谢启波率领,赴江门市、南海区开展调研学习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先后参观了江门市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广东侨界人文社区”(示范点)——新会区会城街道菱东社区、新会区双水镇侨胞之家、南海区九江镇吴家大院(侨乡博物馆),与江门市侨联进行了座谈交流。调研学习组成员在如何传承“侨”历史文化,进一步拓展“侨”的工作方面,感受良多,获益匪浅。

    第一站: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感悟历史,激发动力。江门五邑是全国三大侨乡之一,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运用先进展览理念和现代展示手法,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五邑华侨华人顽强奋斗、爱国爱乡的历史、精神以及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调研学习组成员在参观过程中深有触动,认为佛山也有厚重的华侨华人历史文化,非常值得探寻挖掘。佛山非遗专家、佛山市博物馆原馆长梁国澄认为,华侨华人历史是一笔宝贵财富,既耐人寻味,又激发我们要做好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工作动力。

    第二站: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领略潮流,拓宽视野。该装备创新产业城在2016年3月正式开园,以创新设计为抓手,以智能化教育装备为核心,致力于打造集设计研发、产业孵化、展示交易、互动体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装备“智造”全产业链,建成中国教育装备创新发展的试验田和示范点。在体验过“未来教室”、“智能图书馆”等前瞻教育装备后,留学生代表们赞叹不已:自己几年前上课的教室将大变样,感觉到当今科技发展进步的速度的确太快,自己要加强学习和实践才能不被潮流淘汰;这次调研学习,增长了知识,也增强了自己回国创业的信心和动力。

    第三站:菱东侨界人文社区——优化服务,亮点纷呈。菱东社区是新会区会城街道的一个老居民区,归侨侨眷和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人数较多,该社区坚持把侨务工作作为社区的重要任务,不断优化服务,是江门市首个特色文化社区,工作亮点纷呈。调研学习组有成员表示:该社区找准群众的“兴奋点”和“共鸣点”切入并开展侨务工作,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为侨服务涉及多方面内容,不断完善侨联工作队伍建设,充分挖掘和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社区特色服务也是关键。

    第四站:双水镇侨胞之家——“党建带侨建”,层层抓落实。“党建带侨建”工作是新时期侨联改革创新的需要。双水镇侨联依托镇的侨胞之家和“宝骏小冈香业城党支部”(侨胞之家和党支部所在地同在小冈香业城内),将“党建带侨建”工作延伸至各村小组,整合资源,开拓创新,扎实推进,既创新侨联工作,又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活力。在座谈会上,禅城区侨联秘书长张展红表示,双水镇将“党建带侨建”作为重点工作,纳入镇党建“书记项目”,层层抓落实,这种借助党建的强大力量带动侨建,同时又加强了基层侨联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禅城区人大代表、区侨联常委何狄强建议,江门和禅城两地的侨文化和旅游文化各具特色,可以形成产业链条合作发展。

    近年来,江门市侨联在抓好海归会工作中,不断打造“海创空间”创新创业基地、创新创业论坛品牌、创新引才服务平台等,效果显著,也为禅城区的留学生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第五站:吴家大院(侨乡博物馆)——侨情乡谊,延绵不断。位于南海区九江镇的吴家大院,是由越南华侨吴庚南及畅如兄弟始建于清末光绪年间(1887年),是佛山地区难得的清末民初古建筑群,布局整齐壮观,展示了九江的渔耕、龙舟、儒乡等文化元素,对研究晚清民国建筑有一定历史和科学价值,更难能可贵的是吴家大院的主人曾经屡屡帮扶乡邻,甚至到现在都有很多当地老人还感念吴家人恩德。调研学习组在吴家大院既感受了当地华侨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加深了侨联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桥梁和纽带的认识,进一步探讨了今后如何密切与海外侨胞及其社团的联系,促进海外侨胞关系的和谐,加深乡谊亲情,为家乡的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促进中国人民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合作发挥桥梁作用。

    调研学习组此行得到了江门市侨联、新会区侨联及有关镇街的大力支持和热情接待。在参观学习和座谈过程中,江门市侨联秘书长雷久艳、新会区侨联副主席黄金顺、新会区双水镇委副书记钟世坚、江门市华侨历史学会副秘书长黄柏军等有关领导和同行毫无保留地向调研学习组传经送宝,调研学习组表示衷心感谢,并期望两地侨联加强交流合作,共同促进工作上新台阶,为侨联事业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