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追溯初心源头 传承红色基因——惠州市侨联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班赴江西瑞金参观学习

时间:2021-04-23 来源:惠州市侨联
【字体:

        最美人间四月天,红都瑞金映山红和脐橙花都开了,漫山遍野清香醉人。4月20日至21日,惠州市侨联“学党史聚侨心启新程”党史教育专题培训班一行到共和国摇篮江西瑞金参观学习,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先后瞻仰了叶坪革命旧址群、沙洲坝革命旧址群等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饮水思源、不忘初心,缅怀先烈、锤炼党性。

图片1.png

        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中心,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诞生地。在这块红色的热土上,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把自己宝贵的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在瑞金,红军挖井、八子参军、十七棵松、十八杆红缨枪、七十五双鞋等红色故事家喻户晓,在这浸染着无数革命烈士鲜血、开拓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红色故都”,大家无时无刻不在深受教育和洗涤心灵,深刻感悟长征精神和革命先辈的斗争意志,不断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不断增强了立足本职岗位为侨界群众做实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图片2.png

       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全体学员驻足良久,怀着无比祟敬的心情深切缅怀在历次革命战争中牺牲的红军指战员,接受先烈们革命精神的洗礼。

       瑞金城外有一个叫沙洲坝的小村子,有一眼毛主席当年亲自带领红军战士为老百姓打的水井,当地人都把这眼井叫做“红井”。学员们纷纷从井里打起水,品尝清甜的井水,体会“饮水思源”。旁边碑上“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14个大字,阐释着广大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拥护。

图片3.png

        在江西瑞金东南部的“红军村”,因整个村子的人都姓华,也被称为华屋。华屋村后山的红军烈士纪念亭旁,十七棵松已经高耸如云。苏区时期,这个村落有十七位青年相约参加红军,参军前在后山栽下十七颗松树,可悲的是无情的战争让十七个青年全部牺牲无一人生还。这个感人的故事充分说明了中央苏区人民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全体学员在红军烈士碑前献上鲜花,默哀鞠躬。

图片4.png

        在中央警卫营旧址,学员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情景微党课,特邀瑞金党校朱慧琳老师声情并茂讲述了“八子参军”的故事:瑞金县下肖区农民杨荣显老人响应中央“扩红”号召,先后送八个儿子去当红军,最后全部牺牲的感人事迹。“八子参军”是苏区人民倾尽一切支援革命事业的缩影。20多分钟的特别党课给大家强烈的心灵洗涤和震撼,大家纷纷表示,要把党课带来的感悟和思考融入学习工作,转化为动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发拼搏,不断前行。

图片5.png

        沙洲坝“二苏大”礼堂内,仍是当年召开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布景,红色革命政权的印记在此处处可见。听完讲解员讲述陈发姑“一生守望”的故事,大家纷纷对这位信党信红军、守望红军丈夫75年的“共和国第一军嫂”肃然起敬。

       一幅幅年代久远的画面和一个个珍贵的革命旧址,生动再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史。每到一处,大家都仔细看、认真学,边参观学习边开展讨论,真切地体会到了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和为国为民的牺牲奉献博大情怀,亦被先烈们坚韧不拔、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深深感染。

图片8.png

图片9.png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两天在于都、瑞金的参观学习,大家深入了解了中央苏区的斗争史、红军长征史,加深了对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理解,深刻感悟到:“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营养剂”,深刻认识到学党史洗礼思想、启迪心灵、升华精神,意义重大,非常必要。同时,也从中汲取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收获颇多,感触良多。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革命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本色,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为侨服务意识,广泛团结广大归侨侨眷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的国内一流城市做出侨界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