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办实事】之五 惠州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正式建立
2021年5月7日上午,惠州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签约仪式在市中级人民法院举行。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陈健、市侨联副主席兼秘书长蔡敏儿、市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王瑞南、市侨联权益部部长赖德稳、市侨联法顾委副主任翁石强,以及市中院、市侨联、市法顾委、侨商代表、侨界青年代表、归侨侨眷代表等共计30余人出席。
陈健、蔡敏儿分别代表市中院、市侨联联合签署了《关于建立健全涉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我市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正式建立。这是市中院、市侨联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最高法、中国侨联《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试点工作的意见》和省高院、省侨联《印发<关于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的方案>的通知》的重要举措,也是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切实为侨界群众办实事的落地行动。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建立,有助于为广大涉侨纠纷当事人提供更多简便快捷的纠纷解决渠道,降低侨界群众的诉讼成本,切实维护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和海外侨胞的正当权益。
陈健表示,签约仪式为我市全面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实现良好开端,也是体现市中院、市侨联为侨界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工作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在实践中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各成员单位要充分认识到我市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重要意义,市中院将进一步开拓与市侨联的沟通渠道,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和工作创新,不断完善推进涉侨解纷多元化解机制的运行。
蔡敏儿表示,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是继成立市侨联法顾委后,侨联与法院进一步深化合作的重要举措,希望双方继往开来,密切联动机制,加强工作创新、深化为侨服务,逐步丰富涉侨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内涵,为涉侨纠纷当事人提供更加高效、便捷、多样化的服务,切实为广大海内外侨胞排忧解难,进一步凝聚侨心侨力,最大限度把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的巨大能量发挥出来,为惠州建设更加幸福的一流城市,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为到场的侨商、侨界青年和归侨侨眷代表赠送了惠州市侨联编印的《涉侨法律政策指南》,并为涉侨纠纷调解室揭牌。会后,全体与会人员参观了涉侨纠纷调解室,了解涉侨纠纷调解的运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