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永庆坊获评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近日,经综合评审,中国侨联确认了全国79个机构和单位为“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在省、市、区侨联的共同努力下,由荔湾区侨联、文商旅中心联名申报的“西关永庆坊”上榜,成为广州市第二个“国字号”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图1:“西关永庆坊”获评“第九批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是中国侨联以中华文化为核心,以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为特色,以华侨文化为纽带建设的全国性的文化交流平台,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是侨联开展群众工作、海外联谊的工作品牌。在本次第九批的获评名单中,广东省获评5个,其中广州市获评1个是“西关永庆坊”。
图2:永庆坊片区,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修旧如旧,保留岭南建筑民居的空间肌理,焕发老街新生
据悉,今年初,为了隆重庆祝建党100周年及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贯彻落实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西关历史文化街区永庆坊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和岭南文化中心区发展规划要求,积极弘扬和打造岭南传统文化和西关侨文化特色,吸引广大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参与荔湾区各项社会事业建设和发展,荔湾区侨联主动作为,努力争取中国侨联以及省、市侨联支持和指导,积极开展创建和申报工作。一是从“大”字谋划,连片申报。在认真学习研究《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管理办法》及往批获评基地以馆、场、校、园区居多的特点,解放思路,采用“大侨务、大区域、大片区”的方式,将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的永庆坊、粤剧博物馆和荔枝湾连片进行梳理、总结、申报为一个大基地;二是从“联”字着力,共享共建。充分发挥西关风情浓郁突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共享永庆坊“4A景区+非遗街区”双驱动双促进模式的良好社会效益,联合文商旅中心,并争取区委宣传部、文广旅体局、多宝街以及融媒体中心、粤剧艺术博物馆、前后文化公司等的大力支持,汇集资源,共同打造;三是挖掘“侨”字特色,讲好荔湾故事。依托荔湾作为广州千年商都的发祥地、众多华侨聚居的都市侨乡之地位,和“海外关系”是荔湾特色的人文资源,通过深挖侨史、侨情资料,讲述着恩宁路骑楼街、粤剧艺术博物馆、八和会馆、李小龙祖居、泮溪酒家、荔枝湾...背后,一批走向世界探求强国之路的华侨先行者们革命救国、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技救国、文化救国的爱国情怀,和“敢为人先、兼收并蓄、开放包容”的华侨文化特质,传播好中国声音。
图3:广东粤剧界赫赫有名的行业会馆——八和会馆,被称为“粤剧宗祠”
图4:荔枝湾片区,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有着“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西关美景,素有小秦淮之称
下一步,荔湾区侨联将充分发挥西关永庆坊作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和资源优势,使之成为重要的侨文化活动与交流载体,进一步挖掘和利用好西关优秀文化资源,积极组织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传播岭南文化,弘扬华侨精神,讲好荔湾故事,为推进世界文化交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参与“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荔湾侨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