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侨联组织归侨技能培训 拓宽归侨增收创收
10月27日,佛山市侨联副调研员曾文斌、市侨联宣传联络部部长李景,三水区侨联主席何顺荣、副主席麦颖湘等带领佛山市迳口华侨农场的40多名归侨到肇庆市,通过实地交流学习的形式,开展了一次特别的劳动技能培训。
为解决迳口华侨农场归侨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三水区侨联打造了侨心工程项目——“侨匠工场”,旨在为归侨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目前,该项目已解决了67户150多名年龄在40-60岁归侨在家就业的问题。
作为“侨匠工场”项目的延伸,佛山市侨联与三水区侨联专门组织了这次免费劳动技能培训活动。采取专家授课、学员互动、研讨交流、现场教学等形式,提高归侨自我发展能力,拓宽归侨增收渠道,帮助他们增收创收。
学员们首先参观了肇庆市文㞧鲤养殖基地。基地位于肇庆市鼎湖区沙浦镇典三村,该地区是文㞧鲤的唯一产地,2013年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为保证产品质量,当地养殖户一直沿用传统养殖模式,品种选自合格的鲤鱼育苗场,鱼塘采取低密度、大水面养殖,每年均按合理比例混养四大家鱼,以保持鱼塘良好的水质和生态环境,从而保证基地的产量和产品的质量。
桂花鱼养殖户、归侨邓世强参观后表示,这次培训,大大增长了自己的见识,可以了解到其他专业养殖户的技术和规范化管理,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养殖方法和经验。
接着,学员们来到肇庆市皇中皇裹蒸粽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一家现代化生产和销售肇庆特产裹蒸粽老字号企业,被市民公认为“肇庆裹蒸粽第一家”。厂房面积共10000多平方米,配备成套完善的生产设备,目前日生产能力可达40吨(10万只)以上,年产值6800多万元,属“广东粽子龙头企业”。
“十分感谢市侨联和区侨联对广大归侨的关心,这次培训对我很有启发。”归侨冼官养参观后认为,当初从越南回到祖国,就有制作越南粽的技能,这次参观皇中皇裹蒸粽公司,可以更好地学习到相关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销售知识,对他们发展现代化、规范化的食品企业很有用处。
佛山市侨联主席蔡国雄表示,此次培训是市侨联关注侨界民生、精准为侨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拓展侨联服务领域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对提升归侨自身素质,帮助他们就业创业有重要意义。希望归侨们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结合自己的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将知识运用到生产当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