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侨联多措并举推动“侨胞之家”提质增效,打造侨界群众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侨胞之家”是基层侨联组织联系和服务广大侨界群众、推动侨联工作开展的重要阵地,是侨联系统推进“两个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之一。近年来,在上级侨联支持指导下,韶关市侨联大力推进“侨胞之家”建设,实现“侨胞之家”在全市10个县(市、区)全覆盖。
一是健全工作制度,加强督促指导。将“侨胞之家”建设作为基层侨联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侨联改革的重要抓手,先后制定印发《关于规范和加强基层侨联建设的方案》《关于“侨胞之家”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明确“侨胞之家”建设目标任务、基本原则、规范要求等,建立健全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做到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整体覆盖,推动侨联工作资源和力量向下倾斜,激发基层活力。认真落实基层联系点制度,通过侨联领导和干部点对点指导、联络和帮扶,深入了解“侨胞之家”建、管、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推动“侨胞之家”阵地建设规范化、活动开展常态化、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及时提醒基层侨联把握重要时间节点,依托“侨胞之家”组织侨界群众开展活动、凝聚侨心,打通联系服务侨界群众“最后一公里”。
二是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方式。坚持以党建带侨建为引领,推动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格局中谋划和推进“侨胞之家”建设,在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中发挥侨联阵地作用。目前,全市15个“侨胞之家”中有10个是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将机关党员干部定期参加基层侨联依托“侨胞之家”开展的侨界群众活动作为联系服务侨界群众工作机制的重要内容,推动侨联党员干部带头深入基层宣传宣讲,密切联系服务侨界群众,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着力构建市县侨联指导、基层党组织引领、党员干部带头、侨界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组织基层侨联干部和“侨胞之家”负责人外出学习交流,学习借鉴先进工作经验,提升为侨服务能力和水平。针对韶关市大部分“侨胞之家”依托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探索推行“社区+侨+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引导鼓励侨界群众中的热心人士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三是强化思想政治引领,联系服务侨界群众。韶关市侨联坚持把强化侨界思想政治引领、联系服务侨界群众作为“侨胞之家”建设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督促指导和示范带动基层侨联依托“侨胞之家”组织侨界群众在政治引领、联谊交流、便民服务、侨情收集、文娱活动等方面开展工作,将“侨胞之家”打造成侨界群众可信赖的温暖之家、团结之家、奋斗之家,成为侨界群众的情感地标和精神家园。据统计,2022年以来,韶关市各“侨胞之家”共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的活动85场次,参与侨界群众3000余人次。如武江区、仁化县侨联开展“侨心向党”主题系列活动;南雄市、新丰县侨联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活动;浈江区、翁源县侨联开展“情暖侨心”主题系列活动;曲江区、始兴县侨联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乐昌市、乳源瑶族自治县侨联开展侨法宣传活动,等等,展现侨心向党、奋斗报国的良好面貌,凝聚侨界力量服务韶关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