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海陆会馆到访汕尾
3月24日至28日,马来西亚海陆会馆会长余金艾一行19人到访汕尾,开展观光、寻根活动并与市、县有关部门座谈交流,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变化,增进侨胞对祖籍地的文化认同和情感联结。汕尾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吴伟达会见访问团一行。
吴伟达代表市委、市政府对马来西亚海陆会馆长期关心支持家乡建设表示感谢,指出,去年省委赋予汕尾“西承东联桥头堡、东海岸重要支点”全新战略定位,近五年GDP年平均增速领跑全省,后发赶超、跨越发展的势头明显,汕尾日益成为海内外客商青睐的投资创业热土。希望会馆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以侨为桥,广泛宣传推介汕尾,促进文化、经贸、科技及华文教育等方面的交流合作,促成更多侨胞和企业来汕投资兴业、创新创业,为汕尾高质量发展增光添彩。
在汕期间,访问团一行深入汕尾市革命纪念地、文化遗址、乡村振兴示范村参观,感受祖籍地的发展变化。
在海丰县,访问团一行先后到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海城镇温厝村、莲花山旅游风景区等地参观。在红宫红场旧址纪念馆,访问团成员认真听取讲解员讲述彭湃等革命先烈的事迹,通过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影像资料和场景还原,重温海丰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斗争历程,感受“敢为人先、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无私奉献”的海陆丰革命精神。在温厝村,大家漫步于整洁的村道,参观特色民宿、生态茶园,对当地“以茶兴农、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高度赞赏。在莲花山佛教寺院鸡鸣寺,大家还集体祈福,祈愿海内外亲友平安健康。
在陆河县,访问团一行参观了水唇镇螺洞村和河田镇宝山村“九厅十八井”传统客家民居文化遗址。在水唇镇螺洞村,访问团成员来到万亩梅园,体验山水田园之美,对当地依托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实现强村富民的做法给予赞许。在河田镇宝山村“九厅十八井”传统客家民居文化遗址,访问团成员认真听取该村村民的讲解,深入了解客家建筑的布局智慧和慎终追远的客家传统文化内涵。
3月27日,访问团来到汕尾市侨联,与汕尾市侨联相关负责同志开展座谈交流。座谈会上,汕尾市侨联主席吕海虹对访问团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汕尾经济社会发展和侨联工作情况,并对侨团在维护侨胞合法权益、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中马经贸文化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访问团成员纷纷表示,在汕期间,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家乡“娘家人”的热情和温暖,备受感动。余金艾会长等介绍了侨团在团结侨胞、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兴办华文教育、开展公益慈善活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等情况和会务情况。表示下来要密切与汕尾市的联系,发挥侨团桥梁纽带作用,动员更多侨胞回祖籍地探亲访友、旅游观光、创业创新,并为祖籍地特色产品、特色文化走出去牵线搭桥,促进祖籍地经贸文化对外交流。
马来西亚海陆会馆是全马唯一的海陆丰籍贯同乡组织,创建于1865年,迄今已有160年历史。从1979 年开始,海陆会馆推行颁发一年一度的会员子女中小学奖励金、爱心基金福利和贷学金福利,延续至今。海陆会馆从过去的历史走到今日现代化的华人社团面貌,见证了海陆丰人在马来西亚的奋斗历程,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社会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过程中,在汕尾、海丰两级侨联和当地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迅速帮助一名侨胞在公平镇旧墟桔村找到了失散了近40年的亲属,亲人相认的感人时刻,来访侨胞们纷纷点赞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