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开平市司徒氏通俗图书馆、《教伦月报》迎百岁生日,双庆盛典谱华章


典礼上,司徒氏教伦堂、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管委会会长司徒力存,《教伦月报》社社长司徒明威分别作《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建馆100周年工作报告》《教伦月报创刊100周年工作报告》,深情回顾了“一馆一报”百年来的风雨历程。
1924年,海内外司徒氏先贤怀着故土深情,创办《教伦月报》,虽一度停刊,却始终薪火不息,以笔墨传乡情、记族史,成为维系族人情感的纽带,并于1925年捐资兴建司徒氏通俗图书馆,以书育人、以文连侨,开创江门五邑家族办图书馆先河,成为海内外司徒氏乡亲的精神家园与赤坎的文化地标。 
百年坚守,薪火相传,如今司徒氏通俗图书馆仍对外开放,《教伦月报》则每年出版四期,面向海内外乡亲免费赠阅。刊物运营经费主要源自国内乡亲、港澳同胞及海外族侨捐助。在百年庆典之际,海内外司徒氏乡亲以及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再次慷慨解囊,共捐助110万元用于图书馆“双百”活动。

活动现场,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向长期以来支持图书馆、月报发展的单位和个人赠送纪念品,并颁发了“复馆贡献奖”“奉献奖”“特别奉献奖”“贡献钻石奖”等奖项,以表诚挚谢意。
活动现场还为开平市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暨《教伦月报》创刊一百周年诗词、书画、摄影大赛一等奖获奖者颁奖。为了深挖开平赤坎司徒氏族文化底蕴,开平司徒氏教伦堂、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管理委员会及教伦月报社联合举办了开平市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建馆一百周年暨《教伦月报》创刊一百周年诗词、书画、摄影大赛,让更多群众记录司徒氏发展历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矗立百年,以砖石铭刻乡愁,是可以走进、可以触摸的“立体家书”;《教伦月报》,翰墨传情,以文字延续文脉,是穿梭于岁月、联络四海的“集体家书”。这“一馆一报”,共同守护着海内外司徒氏乡亲深沉的家国情怀,见证并记录着开平这座城市日新月异的发展。
澳门司徒氏宗亲会会长司徒雪强表示,他特意从澳门赶回来参加庆典,他认为司徒氏通俗图书馆就像一盏"明灯",为族人指引方向;《教伦月报》则记录了许多司徒氏的辉煌故事。
爱国侨领司徒美堂的曾孙女恩露英作为北方人,原本不了解南方生活,初识《教伦月报》时倍感新奇。“一个小村庄能长期维持这样的报刊,实在难能可贵。这需要承上启下的坚持——老一辈在付出,新一代要接续。尽管内容不算特别丰富,却让我感受到浓浓的乡音乡情。”恩露英说道。司徒美堂孙女司徒月桂则表示,爷爷教导她"有国才有家",这句话她铭记了一辈子。
司徒氏通俗图书馆、《教伦月报》自诞生以来,便承载着司徒氏“爱国爱乡、敦亲睦族”的传统,始终与家国同频共振,持续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接下来,市委、市政府将一如既往重视侨务工作,保护好、利用好图书馆与《教伦月报》这些珍贵侨务资源,切实将其转化为发展优势,做好新时代“侨”的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