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市动态

因寻根,懂了“百千万”的美

时间:2025-11-20 来源:中山侨刊
【字体:
  金秋时节,中山市南朗镇崖口村迎来稻香四溢的丰收季,也迎来了回乡参加“中山华侨节”的众多海外游子,其中不乏五六年未曾回村的侨二代,亦有满怀希望第一次踏上寻根之旅的华裔新生代。

图片

  11月13日上午,刚参加完2025中山华侨活动日系列活动的马来西亚中山会馆联合会(简称联合会)总会长谭志江,财政谭少鸿,会员谭帝成、谭伟梁,在中山侨刊社和崖口村代表的陪同下,回到被誉为“网红村”的祖籍地。游子们看着随风翻腾的金黄稻浪,惊叹游人如织的美丽村道,甚至一度在改造成民宿、咖啡店的村屋群中迷了路。从一次次的漫步、观望与对话中,他们探寻祖辈生活足迹,宽慰了心中的乡愁,渐渐理解家乡“百千万工程”造福人民生活的初心,也读懂了中山“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义。 

  看跨越百年的族谱,找到祖辈根源

  走进崖口村委会,协助寻根的原村长搬来了2个尘封加锁的箱子,里面装着村里一代代人珍藏的“宝贝”——谭氏族谱。箱子搬上桌的瞬间,众人齐齐围了过去。只见一本本红皮、黑皮的谭氏族谱映入眼帘,若干白色的樟脑丸,一排红色的爆竹散布其中。“几十年时间啦,不放这些,怕都要被虫蛀掉咯。”原村长解释道。  图片

  众人一边迫不及待的取出族谱翻看,一边听着原村长介绍族谱的由来和查阅方法。这两箱谭氏族谱的修订可追溯到咸丰、光绪年间,由于年代久远,不少内页已经被蛀的千疮百孔。还有一页页未装订成册的纸张已经泛黄发脆,原村长指着上面的蝇头毛笔字说道:“这些是家谱,由于谭氏族谱在光绪年间之后就没有继续修订了,村里一些比较富有的人就自行补充家族的内容,也是难得了。”  图片

  第一次回到祖籍地的华裔谭帝成、谭伟梁,听着大家的讨论,脸上渐渐露出了笑容,因为结合族谱上的信息,已经推断出他们祖辈所在的村落。在回来前,联合会把他俩的祖先信息提供给村里,提前进行了查找,根据族谱记录的字辈号,以及祖辈出生、出洋等信息,谭帝成曾祖父是出自向西村,谭伟梁祖辈是出自中堡村。

图片

  “我爷爷的墓碑是写了崖口乡,虽然找同房亲戚的信息还要进一步核对,但这已经是一个好的开始。”80后谭伟梁表示,下一步回到马来西亚会发动亲戚提供更多有关祖辈的资料,争取下次回来能圆满父亲交待自己的“寻根寻亲梦”。

  村庄焕然一新,曲折了寻家路

  眼见同行2人寻根有了初步结果,谭志江会长却有些惆怅,漫步在村内,他脑海中的“归家路”越来越模糊。

  “我记得以前回来过3次,路很好认的,因为村屋都差不多的,牌坊进来没多远右转就能找到干妈(伯娘)的房子,住房是隔着几间屋,还有间单独的柴房……可是现在,变化太大了。”谭志江口中的变化,是村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新别墅、新洋楼,也是屋前屋后丛生的绿树鲜花,还是村道上源源不断通行往来的车流、人群。

  穿街过巷40多分钟依然没有结果,谭志江有些烦躁,每到一处空置的村屋,都会探头张望。到了一处三房连排的屋子前,他向村民问道:“你知许细妹的房子吗?她的姨甥是在孙中山故居附近开肠粉店的,有亲戚在马来西亚……”跟着村民的指引,他靠近了一间关着铁门,屋顶坍塌了一半的房子,垫高脚尖看完后说道“是了,是这里,有我伯娘的照片在。”

图片

  谭志江推开锈迹斑斑的铁门,没有理会屋顶随时可能掉落的瓦片,走进屋子环顾四周。“这里是神台,以前上香供奉祖先;这里以前有个梯子,可以爬到房子的上面;这里以前挂着我的结婚照……”在墙上一个铺满灰尘的相框中,工作人员帮忙摘下了遗留下来的几张褪色照片。“是了,我们的照片都在里面啊!”话语间,泪水朦胧了双眼,谭志江取下眼镜哽咽道。

图片

  “现在把房牌记下来,以后回来就不会迷路啦。”在原村长的建议下,谭志江用手机拍下了房牌,并在屋前留影。“我要发给马来西亚的亲戚看,这是祖屋啊,要他们也回来,一起维修好祖屋。”

  记住家乡的根,懂了“百千万”的美

  “找到就好咯,村里的百千万工程结合旅游业打造了‘网红打卡地’,村容村貌变化很大啊,村民生活也越来越好,希望你们常回来,有机会也可以参与村的建设。”

  原村长的话,让谭伟梁有些心动,虽然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但从小他就知道自己骨子流着中国人的血脉。结合自己正在从事的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设计工作,回到中山所见的现代化城市建设水平,以及村里极具设计感的各式民宿、咖啡店,家乡对他的吸引力正在不断增强。“不知道为什么,我去过30多个国家,也走过中国很多地方,比如北京、上海、香港、广州、厦门、沈阳……但我觉得中山给我的感觉是亲切和特别的,没想到这么好,以后我一定会经常来的。”  

图片

  “对啦,多回来,最好把你的业务也带回来中山。”谭少鸿介绍说,谭伟梁从事节能减排绿色建筑的设计,获得过不少国际奖项,前些年还应邀去清华大学交流。

图片

  特意带着妻子寻根的谭帝成感慨道,我十几岁被家人送去英国留学,出国前,爸爸告诉我,假如在国外别人问你乡下在哪里,你就告诉他:崖口。所以很久以前,我已经把崖口这个名字刻在心里。这是第一次回来,觉得村子太美了,这些稻田风光,还有各种美食,人们生活得很幸福。”图片

  “以前我们对百千万不是很清楚,这次回来参加华侨节,回崖口寻根,找到答案啦。看懂了,很好。”谭少鸿看着在稻田边拍照的游人,一边拍照一边表示,可以“交差”了,回到马来西亚一定要和亲友分享中山的所见所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