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务动态 > 专题专栏 > 中国侨商投资(广东)大会 > 云展示 > 南粤侨创基地 > 深圳市

银星科技园

时间:2022-06-29 来源:银星科技园
【字体:

  银星科技园是银星集团2001年建设运营的首个生态科技产业园,占地50万㎡,建设面积约90万㎡,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市级众创空间、区级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产业基地,形成了“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基地”全生态产业孵化链,可满足企业孵化、成长加速、总部基地的研发办公需求。科技园重点布局生命健康、电子信息产业,打造专业化园区,搭建和引进各类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汇聚了400余家企业。2013年11月,银星科技园被认定为“深圳市留学人员(龙华)创业园”,成为深圳市留学人员创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深圳市招才引智的工作任务。目前,拥有留学人员人数180余人,留学人员创办的企业近三十家;领域涵盖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这些留学科研创业团队来自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新加坡等信息化程度非常高的发达国家,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积极搭建侨创服务平台。银星科技园创新运营服务体系,打造招商、运营、物业三位一体管理模式,构建“1+2+4”产业运营服务体系。始终坚持以海内外优质产业项目为中心,以智慧园区、园区综合服务中心为支撑,建设并运用基础服务、投资服务、专业技术、产业服务四个平台,提供全方位服务,赋能海内外企业、侨企侨胞创新创业。园区建设引进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搭建科研仪器设备共享平台,聚焦生物医药行业细分领域,通过共享实验室的模式,解决生物医药企业发展难题,降低初创生物企业起步门槛。目前已入驻36家园区企业和机构,仪器设备总数66套。2018年,打造了全国首个医疗器械“CDMO+CRO+CSO”(合同研发生产组织+临床研究组织+医疗器械流通平台)3C创新服务平台,构建了创新孵化、产业集聚和资本助力的产业服务新生态。引进生物医药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平台、深圳市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平台、数字生命科研平台等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广电计量等第三方检测平台,服务企业创新发展。目前,园区已集聚了400余家高科技企业,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4家,规模以上企业29家。引入了60余家生命健康企业和机构,多家电子信息、智能制造及新材料、新能源企业,产业集聚效果显著。

  广泛吸引海内外人才。充分链接海内外资源,引侨引智。针对海归企业发展需求,园区引进了包括9名院士、2名“珠江计划”人才、3个广东省“珠江计划”团队、67名“孔雀计划”人才、5个“孔雀计划”人才团队在内的深圳市及以上高层次人才近200人,实现高层次人才产业集聚。组织开展系列创新创业大赛、创客沙龙、专题路演、创业辅导等品牌活动,为园区企业提供交流交往平台,促进企业深度联系合作,2019年举办全球青创营、深圳市双创大赛等活动,获得海归人才的一致好评,营造了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氛围。如芝加哥大学海归博士、国际“抗病毒女科学家”获奖者、亦诺微医药董事长周国瑛教授领衔创办深圳霁因生物医药转化研究院,现有留学人员16人,其中认定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13人;加拿大总督奖章获得者、2001年瑞士乔诺法青年研究奖获得者、24项美国专利发明人林海晖与多名留加留美博士共同创建深圳绚图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林海晖作为人才代表在“2021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园区还吸引华瑞同康生物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康源久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汉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大洲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优秀海归企业入驻。

  提供便民精准服务。园区高度重视一体化配套设施服务。围绕侨资侨企、海归项目需求,引入政务分厅,设立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龙华区自助办税区,园区企业足不出园即可快速办理大部分事项。建设和完善智慧园区APP,提供园区巴士、物业服务、第三方服务、政策服务、活动资讯等支持。2013年9月,银星集团设立银卓创投,成立5000万元的创投种子基金,主要投资初创型科技企业,目前已投企业包括银星智能、奥兴医疗、九合医药、清大同科等。通过贷款担保、项目推介、融资辅导、创业投资等多种形式,积极对接资源,支持海内外创业创新企业发展,全方位解决企业融资难题。银星科技园获得了多项政府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认定和荣誉。如中国科技协会海智工作站、中国科技开发院成果转化基地、广东省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深圳市创业孵化基地、深圳市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深圳市科技创新奖、深圳市特色工业园、龙华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龙华区园区(楼宇)统战工作示范基地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