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侨联法顾委赴中山、江门市开展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调研
为深入推进我省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做实做细“法侨”“司侨”工作机制,8月3日至4日,省侨联法顾委主任曾添贵率调研组赴中山、江门市开展探索基层成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了解当地侨资企业侨界群众的法律需求调研。省侨联法顾委副主任、省侨联原副主席区德强,省侨联法顾委副主任,省法学会副会长、省委政法委原一级巡视员邓远强,省法院、省司法厅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参加调研。
调研组分别听取了中山、江门两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局、侨联及法顾委,新会区等基层法院、司法局、侨联,司法所、街道、社区等有关单位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进行座谈交流,并就关于江门市和中山南区成立侨联人民调解委员会试点工作进行了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探讨。
调研组对中山、江门两市侨联及法顾委、法院、司法局在“法侨共建”“司侨共建”工作中取得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山市侨联与中级人民法院建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打造了一支专业队伍、一套工作机制、一个服务中心、一批品牌活动的“四个一”工作体系。至2023年7月,进一步优化升级为境内境外、线上线下联动的一站式多元解纷“法侨共建”2.0版新模式。自“涉侨纠纷多元化解调解室”入驻全国首个进驻行政服务大厅的中山市新侨服务中心以来,共受理委派案件100多宗,挽回经济损失60多万元,收到侨界群众致送锦旗10面。今年6月,中山市司法局继在中山南区街道率先成立涉侨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后,再与中山市侨联签订《法治建设合作框协议》,“司侨共建”迈出新步伐。江门市侨联围绕“侨都赋能”工程,主动担当作为,创新工作方式,积极为侨服务,依法维护侨益,推动建立共建、共治、共享的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做实做强具有江门特色的维护侨益的工作品牌,全市各县(市、区)建立法顾委组织全覆盖,委员152名,建立市、区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法顾委服务站,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45个,特邀调解员52名,通过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平台线上线下成功调解案件846件,联合法院通过e诉讼平台,跨境调解涉外案件,联合江门五邑公证处跨境远程视频公证试点,与65个国家的我国驻外使(领)馆合作,扩大公证业务范围,拓展跨境调解工作平台,在巴西、智利、委内瑞拉等3个五邑侨胞分布集中的国家设立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室,去年线上调解涉侨纠纷50多件,近两年远程调解涉侨民商事案件220件,提高为侨服务质量。
调研组希望中山、江门两市要积极做好宣传、深入进行总结,守正创新、先行先试,为全省探索总结体现新时代“枫桥经验”涉侨纠纷多元化解的工作模式和经验;要深化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体系建设,做实“法侨”“司侨”合作机制内容,为全省探索升级版;要善于学习借鉴新时代“枫桥经验”精神,在涉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中,做到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平安不出事;要加强侨联法顾委队伍建设,整合社会资源,吸纳优秀专业人才加入侨联法律顾问委员会,进一步提高侨联维权力量。
调研组一行还深入中山市新侨服务中心、中山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江门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涉侨调解工作室、涉外法律工作站、新会区、广东凯行律师事务所和万天国际集团、宝豪塑胶五金制品(江门)有限公司等调研,现场了解涉侨纠纷多元化解的解纷场室、工作窗口、宣传阵地等情况以及侨企法律需求、生产经营状况。